1. 古诗网
  2. 成语词典

在中间的成语(共344个)

  • 心心

    ān ān xīn xīn

    成语解释:保持心境平静,不受外界干扰。

    成语出处:清・无垢道人《八仙全传》第74回:“数年之后,心气全平,冤愤若释,倒安安心心的在地下修道起来。”

  • 静静

    ān ān jìng jìng

    成语解释:指没有声音,没有吵闹和喧哗。

    成语出处:清・吴璿《飞龙全传》第45回:“只见匡胤睡在床上,安安静静,那顶门内透出一条赤色真龙。”

  • 平平

    píng píng ān ān

    成语解释:没有事故,没有危险。

    成语出处:曾朴《孽海花》第28回:“令兄还在丁公馆里,和丁成同榻宿了一宵,平平安安的回来。”

  • 逸逸

    ān ān yì yì

    成语解释:安闲舒适,自由自在。

    成语出处:清・曹雪芹《红楼梦》第100回:“给他娶了亲,原想大家安安逸逸的过日子,不想命该如此,偏偏娶的嫂子又是一个不安静的,所以哥哥躲出门的。”

  • 合适

    ān ān hé shì

    成语解释:刚刚适合,恰好相合。

  • 相受

    xiāng ān xiāng shòu

    成语解释:谓互相帮助,使彼此安居。

  • 无躁

    shǎo ān wú zào

    成语解释:稍稍安静,不要急躁。

    成语出处:唐・韩愈《答吕医山人书》:“方将坐足下三浴而三熏之,听仆之所为,少安无躁。”

  • 长治

    jiǔ ān cháng zhì

    成语解释:形容国家长期安定、巩固。

    成语出处:东汉・贾谊《治安策》:“建久安之势,成长治之业。”

  • 治国

    zhì guó ān mín

    成语解释:治:治理;安:使安定;这里指使人民各安其业的意思。
    治理国家;使百姓安定。

    成语出处:东汉・班固《汉书・食货志上》:“财者,帝王所以聚人守位,养成群生,奉顺天德,治国安民之本也。”

  • 富国

    fù guó ān mín

    成语解释:使国家富强,人民安居乐业。

    成语出处:《后汉书・方术许杨传》:“明府今兴立废业,富国安民,谣童之言,将有征于此,诚愿以死效力。”

  • 民不

    mín bù ān zhěn

    成语解释:安:安稳。
    人民不能安心睡觉。形容生活极不稳定。

    成语出处:清・李宝嘉《文明小史》第43回:“被他这一闹,却闹得人心皇皇,民不安枕了。”

  • 自我

    zì wǒ ān wèi

    成语解释:指自己安慰自己。

    成语出处:邓小平《会见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起草委员会委员时的讲话》:“我看没有这种自我安慰的根据。”

  • 燕雀知鸿鹄志

    yàn què ān zhī hóng hú zhì

    成语解释:鸿鹄:天鹅。
    比喻庸俗的人不能理解志向远大者的抱负。

    成语出处:西汉・司马迁《史记・陈涉世家》:“嗟呼,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 不入兽穴,得兽子

    bù rù shòu xué , ān dé shòu zǐ

    成语解释:不进野兽窝,怎能捉到小野兽。比喻不冒险进入险境就不能取得成果。

    成语出处:《周书・李远传》:“古人有言:‘不入兽穴,安得兽子。’若以奇兵出其不意,事或可济。”

  • 不探虎穴,得虎子

    bù tàn hǔ xué , ān dé hǔ zǐ

    成语解释:探:探测;安:怎么。
    不进老虎窝,怎能捉到小老虎。比喻不冒险进入险境就不能取得成果。

    成语出处:晋・陈寿《三国志・吕蒙传》:“贫贱难可居,脱误有功,富贵可致,且不探虎穴,安得虎子?”

© 2017-2025 古诗网 | 古诗大全 | 诗词名句 | 国学典籍

粤ICP备20220327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