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古诗网
  2. 成语词典

在中间的成语(共306个)

  • 亡家

    bài guó wáng jiā

    成语解释:使国家沦亡,家庭败落。

    成语出处:参见“败国丧家”。

  • 安民

    zhì guó ān mín

    成语解释:治:治理;安:使安定;这里指使人民各安其业的意思。
    治理国家;使百姓安定。

    成语出处:东汉・班固《汉书・食货志上》:“财者,帝王所以聚人守位,养成群生,奉顺天德,治国安民之本也。”

  • 安民

    fù guó ān mín

    成语解释:使国家富强,人民安居乐业。

    成语出处:《后汉书・方术许杨传》:“明府今兴立废业,富国安民,谣童之言,将有征于此,诚愿以死效力。”

  • 一致

    jǔ guó yī zhì

    成语解释:全国上下,团结一致。

    成语出处:毛泽东《论持久战》:“所有问题的中心点还是中国全体人民团结起来,树立举国一致的抗日阵线。”

  • 来朝

    wàn guó lái cháo

    成语解释:万:概数,多;朝:朝贡,朝拜。
    很多国家来朝拜。

    成语出处:明・施耐庵《水浒传》第82回:“太平年万国来朝,雍熙世八仙庆寿。”

  • 忧天

    qǐ guó yōu tiān

    成语解释:同“杞人忧天”。

    成语出处:明・何景明《田子行》:“丹诚不回白日照,杞国忧天独劳苦。”

  • 公而忘私,而忘家

    gōng ér wàng sī , guó ér wàng jiā

    成语解释:为了公事而忘记私事,为了国事而忘记家事。形容一心为公为国。

    成语出处:清・吴敬梓《儒林外史》第六回:“但自古道:‘公而忘私,国而忘家。’”

  • 相战,不斩来使

    liǎng guó xiāng zhàn , bù zhǎn lái shǐ

    成语解释:指作战双方不能杀来往的使者。

    成语出处:明・施耐庵《水浒传》第69回:“自古‘两国相战,不斩来使’。于礼不当。”

  • 胸怀祖,放眼世界

    xiōng huái zǔ guó , fàng yǎn shì jiè

    成语解释:怀:怀藏。
    胸中怀藏祖国,眼光要放远到全世界。

    成语出处:张双林《解读北京人》:“上海人过于讲实惠,讲自家的事,而北京人确实胸怀祖国,放眼世界。”

  • 窃钩者诛,窃者侯

    qiè gōu zhě zhū , qiè guó zhě hóu

    成语解释:偷钩的要处死,篡夺政权的人反倒成为诸侯。旧时用以讽刺法律的虚伪和不合理。

    成语出处:战国・庄子《庄子・胠箧》:“彼窃钩者诛,窃国者为诸侯;诸侯之门,而仁义存焉。”

  • 交兵,不斩来使

    liǎng guó jiāo bīng , bù zhǎn lái shǐ

    成语解释:指作战双方不能杀来往的使者。

    成语出处: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55回:“两国交兵,不斩来使,我们派个人去是决计不要紧的。”

  • 公耳忘私,耳忘家

    gōng ěr wàng sī , guó ěr wàng jiā

    成语解释:为了公事而忘记私事,为了国事而忘记家事。形容一心为公为国。

    成语出处:东汉・班固《汉书・贾谊传》:“则为人臣者主耳忘身,国耳忘家,公耳忘私,利不苟就,害不苟去,唯义所生。”

  • 通舟

    dí guó tōng zhōu

    成语解释:同船的人都成了敌人。比喻众叛亲离。

    成语出处:清・黄遵宪《由轮舟抵天津作》诗:“敌国通舟今日事,太仓稊米自家身。”

  • 如家

    ài guó rú jiā

    成语解释:指帝王像爱抚自己的家室一样爱国爱民。

    成语出处:汉・荀悦《汉纪・惠帝纪》:“封建诸侯各世其位,欲使亲民如子、爱国如家。”

  • 上下

    jǔ guó shàng xià

    成语解释:举:全。
    全国上上下下的人。

    成语出处:梁启超《管子传》第六章第一节:“苟且偷惰,习焉成风,举国上下,颓然以暮气充塞之。”

© 2017-2025 古诗网 | 古诗大全 | 诗词名句 | 国学典籍

粤ICP备20220327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