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古诗网
  2. 成语词典

在中间的成语(共439个)

  • 凡响

    bù tóng fán xiǎng

    成语解释:凡响:平凡的音乐;不同于平凡的音乐。
    原指演唱特别出色;后泛指事物不平凡;非常出色。

    成语出处:高云览《小城春秋》第四章:“他那双炯炯的摄人魂魄的眼睛,聪明的人一定会看出这是个不同凡响的人物。”

  • 存异

    qiú tóng cún yì

    成语解释:寻求彼此的共同处;保留彼此的分歧处。

    成语出处:《人民日报》1965.3.23:“共同点是基本的,分歧是局部的,可以求同存异。”

  • 不可日而语

    bù kě tóng rì ér yǔ

    成语解释:不能放在同一时间谈论。形容不能相提并论,不能相比。

    成语出处:西汉・刘向《战国策・赵策二》:“夫破人之与破于人也,岂可同日而言之哉?”

  • 有福享,有难

    yǒu fú tóng xiǎng , yǒu nàn tóng dāng

    成语解释:幸福共同分享,苦难共同分担。指患难与共,和衷共济。

    成语出处:《官场现形记》第五回:“还有一件:从前老爷有过话,是‘有福同享,有难同当’。现在老爷有得升官发财,我们做家人的出了力、赔了钱,只落得一个半途而废。”

  • 千里不风,百里不

    qiān lǐ bù tóng fēng , bǎi lǐ bù tóng sú

    成语解释:指各地各有各的风俗习惯。

  • 风雨

    fēng yǔ tóng zhōu

    成语解释:舟:船。
    在风雨中同乘在一条船上;一起与风雨搏斗。比喻共同经历患难。

    成语出处:孙武《孙子・九地》:“夫吴人与越人相恶也,当其同舟共济,遇风,其相救也如左右手。”

  • 骨肉

    qíng tóng gǔ ròu

    成语解释:形容关系密切如一家人。

    成语出处: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47回:“我与公覆,情同骨肉,径来为献密书,未知丞相肯容纳否?”

  • 伐异

    dǎng tóng fá yì

    成语解释:党:原同“傥”;指偏袒;现在也指结伙;伐:攻击偏袒或聚集同自己意见相同的人;排斥、攻击跟自己意见不同的人。
    泛指社会上成帮结派相互斗争。

    成语出处:南朝・宋・范晔《后汉书・党锢传序》:“自武帝以后,崇尚儒学,至有石渠分争之论,党同伐异之说,守文之徒,盛于时矣。”

  • 手足

    qíng tóng shǒu zú

    成语解释:情:交谊;交情;手足:喻指兄弟。
    比喻感情很好;像亲兄弟一样。

    成语出处:明・许仲琳《封神演义》第41回:“辛环曰:‘名虽各姓,情同手足。’”

  • 文,车

    shū tóng wén , chē tóng guǐ

    成语解释:车轨相同,文字相同。比喻国家统一。

    成语出处:西汉・戴圣《礼记・中庸》:“今天下车同轨,书同文。”

  • tóng xīn tóng dé

    成语解释:指思想统一;信念一致。心:愿望;思想;德:信念;意志。

    成语出处:《尚书・泰誓》:“受有亿兆夷人,离心离德。予有乱臣十人,同心同德。”

  • 殊途

    shū tú tóng guī

    成语解释:殊:不同的。
    通过不同的途径;到达同一个目的地。比喻采取不同的方法而得到相同的结果。

    成语出处:《周易・系辞下》:“天下同归而殊涂,一致而百虑。”

  • 道合

    zhì tóng dào hé

    成语解释:形容彼此志向相同;信仰、志趣一致。志:志向;道:道路;信仰。

    成语出处:晋・陈寿《三国志・陈思王植传》:“及其见举于汤武、周文,诚道合志同,玄漠神通。”

  • 一家

    qíng tóng yī jiā

    成语解释:比喻情谊深厚,如同一家。

    成语出处:唐・姚思廉《梁书・萧子恪》:“我与卿兄弟,便是情同一家。”

  • 分甘

    fēn gān tóng kǔ

    成语解释:见“分甘共苦”。

    成语出处:《北齐书・慕容俨传》:“俨犹申令将士,信赏必罚,分甘同苦,生死以之。”

© 2017-2025 古诗网 | 古诗大全 | 诗词名句 | 国学典籍

粤ICP备20220327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