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在中间的成语(共235个)
方闻之士
成语解释:方闻:有道而博闻。
有道而博闻的人。成语出处:东汉・班固《汉书・武帝纪》:“详延天下方闻之士,咸荐诸朝。”
罕闻寡见
成语解释:罕、寡:少。
见识不广,知识有限。令闻嘉誉
成语解释:对有功德的人记载其功绩,进爵嘉奖。
成语出处:《国语・周语上》:故为车服、旗章以旌之,为贽币、瑞节以镇之,为班爵、贵贱以列之,为令闻嘉誉以声之。
名闻天下
成语解释:形容名声极大。
成语出处:《北齐书・魏收传》:“功业显著,名闻天下。”
名闻利养
成语解释:佛家语。指名声远闻,以利养身。
成语出处:《佛母般若经・菩萨相品》:不求世间名闻利养,不乐多畜饮食、衣服、卧具、医药及余资具。
浅闻小见
成语解释:闻:见识。
学问浅薄,见解不高。成语出处:明・王守仁《尊经阁记》:“习训诂,传记诵,没溺于浅闻小见,以涂天下之耳目。”
区闻陬见
成语解释:见闻不广,学识浅陋。
成语出处:清・江藩《汉学师承记・朱笥河》:“后学小生,区闻陬见,不得而妄议已。”
如闻其声
成语解释:像听到他的声音。
比喻对人物的描写刻画非常逼真、生动。成语出处:唐˙韩愈˙独孤申叔哀辞:濯濯其英,煜煜其光,如闻其声,如见其容。
山阳闻笛
成语解释:比喻沉痛怀念故友。
成语出处:北周・庾信《伤王司徒褒》:唯有山阳笛,悽余《思旧篇》。
声闻过实
成语解释:声闻:名誉。
名声超过实际。成语出处:元・无名氏《射柳捶丸》第一折:“正所谓声闻过实,君子耻之。”
声闻九皋
成语解释:九皋:深泽。
比喻负有盛名,为世人所称誉。成语出处:南朝・梁・萧统《锦带书十二月启・中吕四月》:敬想足下声闻九皋,诗成七步,涵蚌胎于学海,卓尔超群。
遐尔闻名
成语解释:形容名声大,远近都知道。
謏闻之陋
成语解释:謏闻:小有名声。
仅有小小的名气,学识很浅陋。成语出处:《明史・王鏊传》:“数年之后,士类濯磨,必以通经学古为高,脱去謏闻之陋。”
謏闻浅说
成语解释:謏闻:小有名声。
小有名声,学识浅陋。成语出处:宋・张君房《云笈七签》第70卷:“凡我同志,庶几于此者,要在细求真诀,务以师授,不可謏闻浅说,多言或中之义所希企及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