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在中间的成语(共695个)
假以辞色
成语解释:指好言好语、和颜悦色地对待。
成语出处:明・归有光《沈贞甫墓志铭》:“贞甫为人伉厉,喜自修饰,介介自持,非其人未尝假以辞色。”
爱人以德
成语解释:德:德行。
按照道德标准去爱护人。成语出处:西汉・戴圣《礼记・檀弓上》:“君子之爱人也以德,细人之爱人也以姑息。”
俭以养廉
成语解释:节俭可以培养廉洁的作风和风气。
成语出处:三国・蜀 诸葛亮《诫子书》:“夫君子之行,静以养身,俭以养德。”
夏虫不可以语冰
成语解释:不能和生长在夏天的虫谈论冰。比喻时间局限人的见识。也比喻人的见识短浅。
成语出处:战国・庄子《庄子・秋水》:“夏虫不可以语于冰者,笃于时也。”
超以象外
成语解释:以:用法等同“于”。
超脱于物象之外。形容诗文意境雄浑、超脱。也比喻置身世外,脱离现实的空想。成语出处:唐・司空图《诗品・雄浑》:“超以象外,得其环中。”
自郐以下
成语解释:吴国的季礼在鲁国看周代的乐舞,对于各诸侯国的乐曲都有评论,但从刽国以下他就没有再表示意见。比喻从某某以下就不值得评论。
成语出处:春秋・左丘明《左传・襄公二十九年》:“自郐以下无讥焉。”
扫榻以待
成语解释:榻:床。
把床打扫干净等待客人到来。对客人表示欢迎的意思。成语出处:清・张集馨《道咸宦海见闻录・朋僚函札・向荣来函》:“如阁下允为留营,弟当于营中扫榻以待。”
虚位以待
成语解释:留着位置等待。
成语出处: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宁可虚位以待人,不可以人而滥位。”
虚左以待
成语解释:虚:空着;左:古时以左为尊;待:等待。
空着尊位恭候别人。成语出处:西汉・司马迁《史记・魏公子列传》:“公子从车骑,虚左,自迎夷门侯生。”
习以为常
成语解释:习:习惯;常:平常。
指某种事情经常去做;或某种现象经常看到;也就觉得平常了。成语出处:《逸周书・常训》:“民生而有习有常,以习为常。”
无以塞责
成语解释:自谦之语。无法弥补自己应负的责任。
成语出处:《汉书・东方朔传》:“妾幸蒙陛下厚恩,先帝遗德,奉朝请之礼,备臣妾之仪,列为公主,赏赐邑人,隆天重地,死无以塞责。”
学以致用
成语解释:为了实际应用而学习。致:使达到;用:实际应用。
成语出处:李新《为有源头活水来》:“要结合实际工作和革命斗争的需要来学,学以致用,并且勤学苦学。”
挟天子以令诸侯
成语解释:挟制着皇帝,用皇帝的名义发号施令。现比喻用领导的名义按自己的意思去指挥别人。
成语出处:宋・张端义《贵耳集》下卷:“挟天子以令诸侯,诸侯必从,然谓之尊君则不可。”
绳之以法
成语解释:绳:准绳;引申为制裁;之:代词代犯法的人;以:用;拿;法:法律;法令。
用法律作准绳;给予制裁。成语出处:汉・冯衍《上疏自陈》:“以文帝之明而魏尚之忠,绳之以法则为罪,施之以德则为功。”
磨砺以须
成语解释:磨快刀;等待着。比喻作好准备等待时机。
成语出处:春秋・左丘明《左传・昭公十二年》:“摩厉以须,王出,吾刃将斩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