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的成语(共123个)
拳不离手,曲不离口
成语解释:练武的人应该经常练,唱歌的人应该经常唱。比喻只有勤学苦练,才能使功夫纯熟。
成语出处:林雨《刀尖》:“拳不离手,曲不离口,当战士的离不开刺刀手榴弹。”
是非曲直
成语解释:曲:无理;直:有理。
指对事物的评断。成语出处:汉・王充《论衡・说日篇》:“二论各有所见,故是非曲直未有所定。”
形枉影曲
成语解释:东西的形状歪斜了,它的影子也就弯曲了。比喻有什么原因就会有什么结果。
成语出处:《列子・说符》:“形枉则影曲,形直则影正。”
千里一曲
成语解释:比喻举止随便,不拘小节。
成语出处:战国・公羊高《公羊传・文公十二年》:“曷为以水地?河曲疏矣,河千里而一曲也。”
委曲求全
成语解释:勉强地去将就别人;以求得保全。也形容为顾全大局而做出忍让的姿态。委曲:曲意迁就。
成语出处:宋・欧阳修《滁州谢上表》:“知臣幸逢主圣而敢危言,悯臣不顾身微而当众怨,始终爱惜,委曲求全。”
聱牙诎曲
成语解释:形容文辞艰涩难读。
成语出处:清・钱谦益《题归太仆文集》:“推公之意,其必以聱牙诎曲不识字句者为古耶?”
顾曲周郎
成语解释:原指周瑜业于音乐。后泛指通音乐戏曲的人。
成语出处:晋・陈寿《三国志・吴志・周瑜传》:“瑜少精意于音乐,虽三爵之后,其有阙误,瑜必知之,知之必顾,故时有人谣曰:‘曲有误,周郎顾。’”
曲意逢迎
成语解释:违背自己心意讨好别人。
成语出处:宋・叶绍翁《四朝见闻录》:“如用兵之茉,不惟不能沮止,乃从而附合,曲意逢迎,贻害生民,恬不知恤。”
隐晦曲折
成语解释:意思含糊晦涩;转弯抹角。常指说话或写文章用隐隐约约、转弯抹角的方式来表达思想。隐晦:不明显;曲折:转弯抹角。
成语出处: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我们可以大声疾呼,而不要隐晦曲折,使人民大众不易看懂。”
委曲成全
成语解释:指使自己受委屈,来成全别人。亦作“委曲周全”。
成语出处:明・李贽《续焚书・答骆副使》:“夫自用则不能容物,无用又不能理物,其得尔三载于滇中者,皆我公委曲成全之泽也。”
薮中荆曲
成语解释:比喻品质不好的人,处在恶劣的环境中会变得更坏。
迂回曲折
成语解释:迂回:回旋,环绕。
弯弯曲曲,绕来绕去。常比喻事物发展的曲折性。成语出处:毛泽东《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打破‘围剿’的过程往往是迂回曲折的,不是径情直遂的。”
一曲阳关
成语解释:阳关:古曲调名,古人在送别时唱。
比喻别离。成语出处:宋・苏轼《渔家傲・送张元唐省亲秦州》词:“一曲阳关情几许,知君欲向秦川去。”宋・柳永《少年游》词:“一曲阳关,断肠声尽,独自凭兰桡。”
曲突徙薪
成语解释:把烟囱改为弯的;把柴草移开。
成语出处:东汉・班固《汉书・霍光传》:“曲突徙薪无恩泽,焦头烂额为上客。”
曲曲弯弯
成语解释:形容很多曲弯之处。
成语出处:清・李汝珍《镜花缘》第八回:“曲曲弯弯,越过前面山头,四处一看,果是无穷美景,一望无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