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古诗网
  2. 成语词典
  3. 曲的成语

曲的成语(共123个)

  • 折折

    qū qū zhé zhé

    成语解释:弯曲,形容事情遇到许多阻碍或受到挫折打击,不能顺利进行。

    成语出处:曾朴《孽海花》第12回:“彩云不及细看,却被那妇人不由分说就扶上台阶,曲曲折折,走到一面大镜子面前,那妇人把镜子一推,却呀的一声开了,原来是个门儿。”

  • 弯弯

    wān wān qū qū

    成语解释:曲折不直的。

    成语出处:清・曹雪芹《红楼梦》第87回:“于是二人别了惜春,离了蓼风轩,弯弯曲曲,走近潇湘馆,忽听得叮咚之声。”

  • 委委

    wěi wěi qū qū

    成语解释:指曲调、道路、河流等曲折或人处事屈身折节。

    成语出处:清・褚人获《隋唐演义》第27回:“海北一带,委委曲曲凿了一道长渠,引接外边为活水。”

  • 同工

    yì qǔ tóng gōng

    成语解释:异:不同的;曲:曲调;工:工巧;精致。
    不同的曲调;却同样的美妙。比喻事物的内容或形式虽然不一样;但却是同样的出色。也比喻不同的做法;收到同样好的效果。也作“同工异曲。”。

    成语出处:唐・韩愈《进学解》:“子云相如,同工异曲。”

  • 同工异

    tóng gōng yì qǔ

    成语解释:工:细致,巧妙;异:不同的。
    不同的曲调演得同样好。比喻话的说法不一而用意相同,或一件事情的做法不同而都巧妙地达到目的。

    成语出处:唐・韩愈《进学讲》:“子云相如,同工异曲。”

  • 耸肩

    sǒng jiān qū bèi

    成语解释:耸起两肩,弯曲背脊。形容衰老或寒酸貌。

    成语出处:清・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43回:“那些请来帮阅卷的,又都是些耸肩曲背的,酸的怕人。”

  • 艰难

    jiān nán qū zhé

    成语解释:困难和曲折。

    成语出处:毛泽东《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任何新生事物的成长都是要经过艰难曲折的。在社会主义事业中,要想不经过艰难曲折。”

  • 径通幽

    qū jìng tōng yōu

    成语解释:弯曲的小路通到隐蔽幽深的地方。形容园林曲折幽深。

    成语出处:唐・常建《破峙禅院》:“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 不离口

    qǔ bù lí kǒu

    成语解释:意谓曲子要天天唱,才会熟练精妙。比喻熟能生巧。

    成语出处:朱自清《论诵读》:“但是诵读总得多读熟读,才有效用;‘曲不离口’,诵读也是一样道理。”

  • 高和寡

    qǔ gāo hè guǎ

    成语解释:曲:乐曲。
    高:高雅。
    和:和谐地跟着唱。
    寡:少。
    乐曲的格调越高;能跟着唱的人就越少。原比喻知音难觅。现多用于比喻言行卓越不凡、艺术作品等高雅深奥;很难有人理解或接受。

    成语出处:战国・楚 宋玉《对楚王问》:“引商刻羽,杂以流徵,国中属而和者不过数十人而已。是其曲弥高,其和弥寡。”

  • 终奏雅

    qǔ zhōng zòu yǎ

    成语解释:乐曲到终结处奏出了典雅纯正的乐音。后比喻文章或艺术表演在结尾处特别精采。也比喻结局很好。

    成语出处:西汉・司马迁《史记・司马相如列传论》:“扬雄以为靡丽之赋,劝百而风一,犹聘郑卫之声,曲终而奏雅,不已亏乎?”

  • 深文

    shēn wén qǔ shé

    成语解释:歪曲地援引法律条文,不露痕迹地陷人于罪。

    成语出处:《宦海》第六回:“他却要卖弄自己的精明,张大自家的势焰,深文曲折的送了这个人的脑袋,方才觉得心中舒服。”

  • 水流觞

    qū shuǐ liú shāng

    成语解释:古民俗,每年农历三月在弯曲的水流旁设酒杯,流到谁面前,谁就取下来喝,可以除去不吉利。

    成语出处:清・沈复《浮生六记》第六卷:“约几个知心密友,到野外溪旁,或琴棋适性,或曲水流觞。”

  • 意迎合

    qǔ yì yíng hé

    成语解释:同“曲意逢迎”。

    成语出处:清・郑观应《盛世危言・吏治》:“又有一等巧于钻营,专工窥探上司之性情嗜好,曲意迎合。”

  • 回肠

    jiǔ qū huí cháng

    成语解释:形容痛苦、忧虑、愁闷已经到了极点。

    成语出处:汉・司马迁《报任少卿书》:“是以肠一日而九回,居则忽忽若有所忘。”

© 2017-2025 古诗网 | 古诗大全 | 诗词名句 | 国学典籍

粤ICP备20220327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