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的成语(共1645个)
天下无难事,只怕有心人
成语解释:指只要有志向,有毅力,没有什么办不到的事情。
成语出处:清・曹雪芹《红楼梦》第49回:“这首不但好,而且新巧有意趣。可知俗语说:‘天下无难事,只怕有心人。’”
逢人且说三分话,未可全抛一片心
成语解释:逢:遇见。
指人与人互相欺瞒,不把实际情况或心里话说出来。成语出处:明・冯梦龙《警世通言》第32卷:“孙富叫家童算还了酒钱,与公子携手下船,正是:逢人且说三分话,未可全抛一片心。”
平生不作亏心事,夜半敲门不吃惊
成语解释:平生:有生以来;亏心:违背良心。
从来没有干过违背良心的事,即使夜半人敲门也不吃惊。形容为人处事光明正大,心地坦然。成语出处:鲁迅《天花的蔷薇》:“‘平生不作亏心事,夜半敲门不吃惊。’乙校不自心虚,怎能给恐吓呢?”
平生莫做亏心事,半夜敲门不吃惊
成语解释:平生:有生以来;亏心:违背良心。
从来没有干过违背良心的事,即使夜半人敲门也不吃惊。形容为人处事光明正大,心地坦然。成语出处:元・无名氏《盆儿鬼》第二折:“平生莫做亏心事,半夜敲门不吃惊。”
有意栽花花不发,无心插柳柳成荫
成语解释:比喻有心做某件事,却一直不成功,但无意中去做的事反而有了成果。栽,又作种。荫,又作阴。
成语出处:关汉卿杂剧:“著意栽花花不发,等闲插柳柳成荫。”增广昔时贤文:“有意栽花花不发,无心插柳柳成荫。”
智欲圆而行欲方,胆欲大而心欲小
成语解释:考虑问题要变通灵活,行为则须端方不苟;胆量要大,心思要缜密。
成语出处:西汉・刘安《淮南子・主术训》:“凡人之论,心欲小而志欲大,智欲圆而行欲方,能欲多而事欲鲜。”
心神不定
成语解释:定:安定。
心里烦躁,精神不安。成语出处:《平妖传》第五回:“这般繁华去处,怕你们心神不定,惹出什么事非来。”
心神不宁
成语解释:形容心情不平静;精神不安定。宁:安宁。
成语出处:明・吴承恩《西游记》第33回:“(三藏)心神不宁道:'徒弟啊,我怎幺打寒噤呢?'”
心神恍惚
成语解释:恍惚:神志不清,精神不集中。
形容精神不集中或神志不清楚。成语出处:宋・张君房《云笈七签》第121卷:“唯荒诞是务,不接宾友,恶见于人,时多恚怒,心神恍惚。”
惊心动魄
成语解释:原指作品文辞优美;使人感受极深;震动极大。后形容令人震惊、感动、紧张之极。
成语出处:南朝・梁・钟嵘《诗品》上卷:“文温以丽,意悲而远,惊心动魄,可谓几乎一字千金。”
平心静气
成语解释:心情平稳;态度冷静;不鲁莽行事。
成语出处:宋・吕本中《官箴》:“又如监司郡守严刻过当者,须平心定气与之委曲详尽,使之相从而后已。”
小心谨慎
成语解释:说话办事细心慎重;不敢马虎大意。
成语出处:东汉・班固《汉书・霍光传》:“出入禁闼二十余年,小心谨慎,未尝有过,甚见亲信。”
口是心非
成语解释:心口不一致;口上说一套;心里想一套。形容心口不一致。
成语出处:晋・葛洪《抱朴子・微旨》:“口是心非,背向异辞。”
钩心斗角
成语解释:钩:牵结。
心:宫室的中心。
斗:结合。
角:檐角。
原指建筑结构的交错、精巧;后指各用心计;互相斗争。成语出处:唐・杜牧《阿房宫赋》:“五步一楼,十步一阁。廊腰缦回,檐牙高啄。各抱地势,钩心斗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