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古诗网
  2. 成语词典
  3. 心的成语

心的成语(共1645个)

  • 包藏祸

    bāo cáng huò xīn

    成语解释:包藏:暗藏;祸心:害人之心。
    表示心里藏着坏主意;怀着害人的意图。

    成语出处:春秋・左丘明《左传・昭公元年》:“小国无罪,恃实其罪。将恃大国之安靖已,而无乃包藏祸心以图之。”

  • 别有用

    bié yǒu yòng xīn

    成语解释:用心:存心;打算。
    心中另有打算。现多指心里打着坏主意。

    成语出处:宋・朱熹《与刘子澄书》:“方别寻得一头绪,似差简约端的,始终文字言语之处,真别有用心处。”

  • 别出

    bié chū xīn cái

    成语解释:别:另外;裁:安排取舍;心裁:出于个人内心的设计、构思、筹划。
    指另外想出一种与众不同的新主意、新办法。也作“别出新裁”、“自出心裁”。

    成语出处:明・李贽《水浒全书发凡》:“今别出心裁,不依旧样,或特标于目外,或叠彩于回中。”

  • 别具匠

    bié jù jiàng xīn

    成语解释:别:独特的;具:具有;匠心:巧妙的心思。
    常指文学艺术上或其他方面具有创造性的与众不同的巧妙构思。也作“独具匠心”、“匠心独运”。

    成语出处:唐・王士源《孟浩然集序》:“文不按古,匠心独妙。”

  • 触目惊

    chù mù jīng xīn

    成语解释:触目:眼睛看到;惊:震惊。
    眼睛看到;内心感到吃惊。形容事态严重;令人震惊。也作“怵目惊心”、“惊心怵目”。

    成语出处:清・林则徐《颁发禁烟治罪新例告示》:“尔等更当触目惊心,如再观望迁延,以身试法,则是孽由自作,死有余辜,毋谓言之不早也。”

  • 狼子野

    láng zǐ yě xīn

    成语解释:狼子:狼崽子;幼小的狼;野心:野兽凶残的本性。
    狼崽子虽小却有野兽的凶残本性。比喻坏人凶残的秉性或疯狂的欲望。

    成语出处:春秋・左丘明《左传・宣公四年》:“子文曰:‘必杀之。是子也,熊虎之状,而豺狼之声,弗杀,必灭若敖氏矣。’谚曰:狼子野心。是乃狼也,其可畜乎?”

  • 掉以轻

    diào yǐ qīng xīn

    成语解释:掉:原意为摇摆;现只表示一种动作;无实义;轻心:漫不经心。
    对事情采取轻率的漫不经心的态度;不认真当回事。

    成语出处:唐・柳宗元《答韦中立论师道书》:“故吾每为文章,未尝敢以轻心掉之。”

  • 报国

    chì xīn bào guó

    成语解释:赤:火红色,比喻真纯;赤心:忠心;报国:为国家效劳。
    旧指为帝王尽忠效劳。现亦形容赤胆忠心,为国效力。

    成语出处:《资治通鉴・陈纪文帝天嘉元年》:“堷大言曰:‘诸王反逆,欲杀忠良邪!尊天子,削诸侯,赤心报国,何罪之有!’”

  • 泣血

    chuí xīn qì xuè

    成语解释:椎心:捶胸脯;泣血:因哭泣眼睛红肿得像流出血似的。
    用拳头捶打着胸脯;眼睛因哭泣而红肿;像要流出血一样。形容极度悲恸。

    成语出处:汉・李陵《答苏武书》:“何图志未立而怨已成,计未从而骨肉受刑,此陵所以仰天椎心而泣血也。”

  • 低首下

    dī shǒu xià xīn

    成语解释:首:头;下心:屈服于人。
    形容屈服顺从。

    成语出处:唐・韩愈《祭鳄鱼文》:“刺史虽驽弱,亦安肯为鳄鱼低首下心,伈伈睍睍,为民吏羞,以偷活于此邪?”

  • 如意

    chèn xīn rú yì

    成语解释:称:符合;称心:符合心愿。
    完全符合心意。

    成语出处:宋・朱敦儒《感皇恩》词:“称心如意,剩活人间几岁?洞天谁道在、尘寰外。”

  • 赤子之

    chì zǐ zhī xīn

    成语解释:赤子:初生的婴儿。
    孩子纯真无邪的心灵。形容人的心地善良、纯洁。

    成语出处:战国・孟子《孟子・离娄下》:“大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者也。”

  • 胆大

    dǎn dà xīn xì

    成语解释:形容办事果断,考虑周密。

    成语出处:鲁迅《书信集・致罗清桢》:“我是主张青年发表作品,要‘胆大心细’的,因为心若不细,便容易走入草率的路。”

  • 悦目

    shuǎng xīn yuè mù

    成语解释:谓景色美丽,令人心情愉快。

    成语出处:沈从文《一个戴水獭皮帽子的朋友》:“薄雾里错落有致的平田、房子、树木,全如敷了一层蓝灰,一切极爽心悦目。”

  • 大意

    cū xīn dà yì

    成语解释:粗:粗疏。
    形容做事不细心;不谨慎;马马虎虎。

    成语出处: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四回:“忽然灵机一动,心中悟将过来:‘这是我粗心大意。我若不进去,他怎得出来?’”

© 2017-2025 古诗网 | 古诗大全 | 诗词名句 | 国学典籍

粤ICP备20220327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