杀的成语(共145个)
杀一砺百
成语解释:犹言杀一儆百。
成语出处:《周书・苏绰传》:“若有深奸巨猾,伤化败俗,悖乱人伦,不忠不孝,故为背道者,杀一砺百,以清王化。”
杀手锏
成语解释:喻指取胜的绝招。
成语出处:艾煊《大江风雷》第四部:“他认为这是最后最厉害的杀手锏,这两句话抛出去,可以使杨大新理屈词穷,哑口无言。”
杀威棒
成语解释:旧时为压倒犯人的气焰,用棍棒打刚抓到或解到的犯人的腿或臀部。借指灭人威风的工具或手段。
成语出处:明・施耐庵《水浒传》第九回:“先皇太祖武德皇帝圣旨事例,但凡新入流配的人,须先吃一百杀威棒。”
可杀不可辱
成语解释:辱:侮辱。
可以牺牲生命但不可遭受侮辱。形容做人的尊严。成语出处:《孔子家语・儒行解》:“儒有可亲而不可却,可近而不可迫,可杀而不可辱。”
娇子如杀子
成语解释:娇:过分宠爱,娇惯。
过分娇惯子女,等于害了他们。杀人须见血
成语解释:比喻做事一定要彻底,要有结果。
成语出处:宋・释惟白《续传灯录》卷三十四:为人须为彻,杀人须见血,德册与岩头,万里一条铁。
云端看厮杀
成语解释:厮:互相。
站在云里看下面互相厮杀。比喻置身事外,袖手旁观。成语出处:明・冯梦龙《醒世恒言》卷三十五:云端看厮杀,毕竟孰输赢?
云端里看厮杀
成语解释:厮:互相。
站在天空的云里看下面的人互相砍杀。比喻置身事外,袖手旁观。成语出处:明・冯梦龙《醒世恒言》第35卷:“云端看厮杀,毕竟孰输赢?”
国人皆曰可杀
成语解释:皆:都;可:能。
罪大恶极,全国人民都说他该杀。成语出处:战国・孟子《孟子・梁惠王》:“国人皆曰可杀,然后察之。”
走杀金刚坐杀佛
成语解释:杀:程度深;金刚:佛的侍从力士;佛:佛教徒对释迎牟尼的简称。
比喻劳逸苦乐不均。成语出处:明・兰陵笑笑生《金瓶梅》第31回:“不然,头里就赖他那两个,正是‘走杀金刚坐杀佛。’”
杀鸡为黍
成语解释:谓殷勤款待宾客。
成语出处:春秋・孔子《论语・微子》:“止子路宿,杀鸡为黍而食之。”
不教而杀
成语解释:教:教育;杀:处罚,杀死。
不警告就处死。指事先不教育人,一犯错误就加以惩罚。成语出处:春秋・孔子《论语・尧曰》:“不教而杀谓之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