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古诗网
  2. 成语词典
  3. 杀的成语

杀的成语(共145个)

  • 鸡吓猴

    shā jī xià hóu

    成语解释:杀掉鸡来吓唬猴子。比喻惩罚一个;警戒其余。

    成语出处: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53回:“俗话说的好,叫做‘杀鸡骇猴’,拿鸡子宰了,那猴儿自然害怕。”

  • 鸡儆猴

    shā jī jǐng hóu

    成语解释:杀鸡给猴子看。比喻用惩罚一个人的办法来警告别的人。

    成语出处:司马文森《风雨桐江》第七章:“他们用的是杀鸡儆猴法,有意叫大哥难堪。”

  • 鸡取卵

    shā jī qǔ luǎn

    成语解释:杀了鸡取出鸡蛋。比喻贪图眼前的一点好处;而损害长远的利益。

    成语出处:希腊《伊索语言・生金蛋的鸡》:一个蠢人想杀了鸡从鸡肚子里取出金块,从而一下子发大财,结果却一无所得

  • 鸡取蛋

    shā jī qǔ dàn

    成语解释:比喻贪图眼前微小的好处而损害长久的利益。亦作“杀鸡取卵”。

    成语出处:李云德《沸腾的群山》:“日本人为了掠夺富矿,采用杀鸡取蛋的办法,到处乱采乱掘。”

  • 卸磨

    xiè mò shā lǘ

    成语解释:磨完东西后;把拉磨的驴卸下来杀掉。比喻把曾经为自己出过力的人一脚踢开。

    成语出处:刘绍棠《狼烟》:“只怕归队以后,打下萍水县城,他就得卸磨杀驴。”

  • 一笔抹

    yī bǐ mǒ shā

    成语解释:比喻轻率地把成绩、优点全部否定。

    成语出处:明・沈德符《野获编》:“遂将前后爱书,一笔抹杀。”

  • 彘教子

    shā zhì jiào zǐ

    成语解释:彘:猪。
    父母说话算数,教子诚实无欺。

    成语出处:先秦・韩非《韩非子・外诸说左上》:“曾子之妻之市,其子随之而泣,其母曰:‘女还,顾反为女杀彘。’妻适市来,曾子欲捕彘杀之。……‘母欺子,子而不信其母,非所以成教也。’遂烹彘也。”

  • 一儆百

    shā yī jǐng bǎi

    成语解释:儆:警戒。
    处死一个人;借以警戒许多人。

    成语出处:东汉・班固《汉书・尹翁归传》:“其有所取也,以一警百,吏民皆服,恐惧改行自新。”

  • 天生天

    tiān shàng tiān shā

    成语解释:指自生自化,自生自灭。

    成语出处:汉・张良《阴符经》:“天生天杀,道之理也。”

  • 不丰不

    bù fēng bù shā

    成语解释:丰:厚;杀:减少。
    不奢侈也不啬俭。不增加也不减少。

    成语出处:西汉・戴圣《礼记・礼器》:“孔子曰:‘礼不可不省也,礼不同,不丰,不杀。’”

  • 义刑义

    yì xíng yì shā

    成语解释:适当的刑罚与死刑。

    成语出处:《尚书・康诰》:“用其义刑义杀。”

  • yǐ shā qù shā

    成语解释:用严峻的法律禁止人犯法。

    成语出处:先秦・商鞅《商君书・画策》:“以杀去杀,虽杀可也。以刑去刑,虽重刑可也。”

  • yǐ shā zhǐ shā

    成语解释:用严峻的法律禁止人犯法。

    成语出处:《商君书・画策》:“故以战去战,虽战可也。以杀去杀,虽杀可也。”

  • 胜残去

    shèng cán qù shā

    成语解释:感化残暴的人使其不再作恶,便可废除死刑。也指以德化民,太平至治。

    成语出处:春秋・孔子《论语・子路》:“善人为邦百年,亦可以胜残去杀矣。”《汉书・李广传》:“夫报忿除害,捐残去杀,朕之所图于将军也。”

  • 诛尽

    zhū jìn shā jué

    成语解释:杀得一个不留。诛:斩。

    成语出处:元・李寿卿《伍员吹箫》第一折:“将俺老相国伍奢父子,满门家属,诛尽杀绝。”

© 2017-2025 古诗网 | 古诗大全 | 诗词名句 | 国学典籍

粤ICP备20220327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