忧的成语(共128个)
忧心如捣
成语解释:忧愁得像有东西在捣心一样。形容十分焦急。
成语出处:《诗经・小雅・小弁》:“我心忧伤,惄焉如捣。”
杞国忧天
成语解释:同“杞人忧天”。
成语出处:明・何景明《田子行》:“丹诚不回白日照,杞国忧天独劳苦。”
同病相怜,同忧相救
成语解释:怜:怜惜。
比喻因有同样的遭遇或痛苦而互相同情。成语出处:汉・赵晔《吴越春秋・阖闾内传》:“子不闻《河上歌》乎?同病相怜,同忧相救。”
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
成语解释:忧患:患难。
忧患使人勤奋,因而得生;安乐使人怠惰,因而萎靡致死。成语出处:战国・孟子《孟子・告子下》:“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而死于安乐也。”
同忧相救
成语解释:谓忧患相同者互相救助。
成语出处:汉・赵晔《吴越春秋・阖闾内传》:“子不闻《河上歌》乎?同病相怜,同忧相救。”
内顾之忧
成语解释:旧时形容没有妻子,身在外又要顾虑家事。现形容有内部的忧虑。
成语出处:晋・左思《咏史》诗:“外望无寸禄,内顾无斗储。”
转忧为喜
成语解释:由忧愁转为欢喜。
成语出处:明・陆采《怀香记・池塘唔语》:“解双眉转愁为喜,订芳期欢声和气。”
急人之忧
成语解释:急:着急。
热心主动帮助别人解决困难。成语出处:《纪闻・吴保安》:“侧闻吾子急人之忧,不遗乡曲之情,忽重特达之春,使保安得执鞭弭,以奉周旋。”
替古人耽忧
成语解释:指不必要的忧虑。
成语出处:明・吴承恩《西游记》第78回:“他伤的是他的子民,与你何干!且来宽衣服睡觉,莫替古人耽忧。”
替古人担忧
成语解释:为古人所遇到的困难、危险担忧、发愁。比喻不必要的担心和忧愁。
成语出处:明・兰陵笑笑生《金瓶梅词话》第二十回:“我不信,打谈的吊眼泪,替古人耽忧,这些都是虚,他若唱的我眼泪出来,我才算他好戏子。”
不堪其忧
成语解释:忧:愁苦。
不能忍受那样的愁苦。成语出处:春秋・孔子《论语・雍也》:“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如有隐忧
成语解释:忧:愁苦,忧愁。
好像内心有说不出的忧愁。成语出处:《诗经・邶风・柏舟》:“耿耿不寐,如有隐忧。”
知命不忧
成语解释:识天命者无忧虑。
成语出处:《周易・系辞上》:“乐天知命,故不忧。”
负薪之忧
成语解释:意指背柴劳累,体力还未恢复。有病的谦词。
成语出处:西汉・戴圣《礼记・曲礼上》:“君使士射,不能,则辞以疾,言曰:‘某有负薪之忧。’”
死无遗忧
成语解释:死而心安,无后顾之忧。
成语出处:《淮南子・泰族训》:使其君生无废事,死无遗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