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古诗网
  2. 成语词典
  3. 膏的成语

膏的成语(共65个)

  • 粱纨袴

    gāo liáng wán kù

    成语解释:指富贵人家子弟的生活,有浮华奢侈。浅薄无知之意。

    成语出处:清・曹雪芹《红楼梦》第56回:“宝钗笑道:“真真膏粱纨袴之谈!我们虽是千金,原不知道这些事。””

  • 火之费

    gāo huǒ zhī fèi

    成语解释:膏:点灯的油;膏火:灯火。
    借指求学的费用。

    成语出处:清・霁园主人《夜谭随录》:“欲登第须理旧业读书,欲读书须膏火之费,吾视君皆未易办也。”

  • 泽脂香

    gāo zé zhī xiāng

    成语解释:指油脂类的化妆品。

  • 梁子弟

    gāo liáng zǐ dì

    成语解释:旧时指官僚、地主、有钱人家的子弟。

    成语出处:唐・颜师古《急就篇注>叙》:“若夫缙绅秀彦、膏粱子弟,谓之鄙俚,耻于窥涉,遂使博闻之说,废而弗明。”

  • 梁锦绣

    gāo liáng jǐn xiù

    成语解释:膏、梁:肥肉和细粮。
    泛指美味的食物;锦绣:精致华丽的丝织品。
    形容富贵人家衣食精美的奢华生活。

  • 唇试舌

    gāo chún shì shé

    成语解释:用膏涂嘴唇,用巾揩舌头。比喻非常想把心里的话说出来。

    成语出处:《后汉书・宦者吕强传》:“群邪项领,膏唇试舌,竞欲咀嚼,造作飞条。”

  • 梁纨袴

    gāo liáng wán kù

    成语解释:膏梁:肥肉和细粮;纨绔:细绢做的裤子。
    借指富贵人家子弟。

  • 梁之性

    gāo liáng zhī xìng

    成语解释:膏梁:肥肉和细粮,泛指精美的食品。
    指骄奢淫逸的习性。

    成语出处:《国语・晋语七》:夫膏梁之性难正也。

  • 梁纨裦

    gāo liáng wán kù

    成语解释:膏梁肥肉和细粮;纨绔细绢做的裤子。借指富贵人家子弟。

    成语出处:清・曹雪芹《红楼梦》:第十六回宝钗笑道‘真真膏梁纨裦之谈!我们虽是千金,原不知道这些事。’

  • 粱纨裦

    gāo liáng wán kù

    成语解释:膏粱肥肉和细粮;纨裦细绢做的裤子。借指富贵人家子弟。

    成语出处:清・曹雪芹《红楼梦》:第56回宝钗笑道真真膏粱纨裦之谈!我们虽是千金,原不知道这些事。

  • 粱纨裤

    gāo liáng wán kù

    成语解释:膏粱:肥肉和细粮;纨裤:细绢做的裤子。
    借指富贵人家子弟。

    成语出处:清・曹雪芹《红楼梦》第56回:“宝钗笑道:「真真膏粱纨裤之谈!我们虽是千金,原不知道这些事。”」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三回:“天下无能第一,古今不肖无双。寄言纨裤与膏粱:莫效此儿形状。”

  • 疾入

    jí rù gāo huāng
  • 炊骨

    jiān gāo chuī gǔ

    成语解释:煎:一种烹饪方法;膏:油脂;炊:烧火做饭。
    煎油脂,烧骨头。比喻残酷压榨。

    成语出处:明・无名氏《鸣凤记・鄢赵争宠》:“监司昨日兴常例,煎膏炊骨民无计。”

  • 刳脂剔

    kū zhī tī gāo

    成语解释:喻残酷地剥削。

  • 敲髓洒

    qiāo suǐ sǎ gāo

    成语解释:比喻倾家荡产。

    成语出处: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滦阳消夏录六》:“其最为民害者,一曰吏,一曰役,一曰官之亲属,一曰官之仆隶,是四种人……怙势作威,足使人敲髓洒膏,吞声泣血。”

© 2017-2025 古诗网 | 古诗大全 | 诗词名句 | 国学典籍

粤ICP备20220327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