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古诗网
  2. 成语词典
  3. 膏的成语

膏的成语(共65个)

  • 烛以明自煎

    gāo zhú yǐ míng zì jiān

    成语解释:油脂的烛因能用来照明而受到煎熬。比喻因有才能或特长而招至祸患。

    成语出处:《老子・上德》:鸣铎以声自毁,膏烛以明自煎,虎豹以文来射。

  • 泉石肓,烟霞痼疾

    quán shí gāo huāng , yān xiá gù jí

    成语解释:膏肓:病情严重;痼疾:久治不愈的病。
    形容爱好山水林泉,烟雾云霞,已经成为难以改变的癖好。

    成语出处:北宋《新唐书・田游岩传》:臣所谓泉石膏肓,烟霞固疾者。

  • 泉石

    quán shí gāo huāng

    成语解释:泉石:指山水;膏肓:古人把心尖脂肪叫“膏”,心脏和隔膜之间叫“肓”,据说这是药力达不到的地方。
    比喻嗜好山水成癖。

    成语出处:《旧唐书・隐逸传・田游岩》:“臣泉石膏肓,烟霞锢疾,既逢圣代,幸得逍遥。”

  • 继晷焚

    jì guǐ fén gāo

    成语解释:继:继续,接替;晷:日光;膏:油脂,指灯烛。
    点燃蜡烛或油灯接替日光照明。形容夜以继日地勤奋学习或工作。

    成语出处:唐・韩愈《进学解》:“焚膏油以继晷,恒兀兀以穷年。”

  • 车秣马

    gào chē mò mǎ

    成语解释:为车上油,给马喂料。指准备起程。语出唐韩愈《送李愿归盘谷序》:“膏吾车兮秣吾马,从子于盘兮,终吾生以徜徉。
    ”。

    成语出处:语出唐・韩愈《送李愿归盘・谷序》:“膏吾车兮秣吾马,从子于盘兮,终吾生以徜徉。”明・屠隆《彩毫记・钦取回朝》:“羡调和鼎鼐,便膏车秣马好归来。”

  • 纨绔

    wán kù gāo liáng

    成语解释:膏粱:精美的食品。
    精美的衣食。借指只知享受,什么事也不能干的富贵人家子弟。

    成语出处: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八回:“你是个纨绔膏粱,这也无怪你不知。”

  • 烟腻

    yǔ gāo yān nì

    成语解释:谓花草树木在烟雨中显得肥腴润泽。

    成语出处:宋・柳永《剔银灯》词:“艳杏夭桃,垂杨芳草,各斗雨膏烟腻。”

  • 湛碧

    tíng gāo zhàn bì

    成语解释:渟:积水;膏:油脂;湛:深色;碧:青绿。
    形容水清如膏,颜色碧绿。

    成语出处:明・文征明《玉女潭山居记》:潭在山半深谷中,渟膏湛碧,莹洁如玉。

  • 病在

    bìng zài gāo suǐ
  • 賸馥

    cán gāo shèng fù
  • 唇贩舌

    gào chún fàn shé

    成语解释:犹言膏唇拭舌。贩舌,谓卖弄口舌。

    成语出处:南朝・陈・徐陵《与杨仆射书》:“其外膏唇贩舌,分路扬镳,无罪无辜,如兄如弟。”

  • 粱纨绔

    gāo liáng wán kù

    成语解释:膏粱:肥肉和细粮。
    借指富贵人家子弟。

    成语出处:清・王夫之《读通鉴论・晋怀帝》:“晋武分诸王使典兵,晋不竞矣。彼皆膏粱纨绔之子也。”

  • 唇岐舌

    gào chún qí shé

    成语解释:犹言膏唇拭舌。岐舌,谓舌头上耍花招,说话反复无常。

    成语出处:清・钱谦益《复李叔则书》:“生平迂愚,耻以文字媚人,况敢膏唇岐舌,以诳知己。”

  • 腴之壤

    gāo yú zhī rǎng

    成语解释:膏腴:土地肥沃;壤:土地。
    指土地肥沃富饶的地区。

    成语出处:西汉・司马迁《史记・李斯列传》:“东据城皋之险,割膏腴之壤。”

  • 唇歧舌

    gào chún qí shé

    成语解释:歧舌:卖弄口才,说话反复无常。
    极力用语言打动人。

    成语出处:清・钱谦益《复李叔则书》:“生平迂愚,耻以文字媚人,况敢膏唇歧舌,以诳知己。”

© 2017-2025 古诗网 | 古诗大全 | 诗词名句 | 国学典籍

粤ICP备20220327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