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古诗网
  2. 成语词典
  3. 责的成语

责的成语(共61个)

  • 徵名

    zhēng míng zé shí

    成语解释:徵:考察;责:求。
    指考察其名以求其实,就其言而观其行,以求名实相符。

    成语出处:《陈书・宣帝纪》:方欲杖兹舟楫,委成股肱,徵名责实,取宁多士。

  • 引咎自

    yǐn jiù zì zé

    成语解释:咎:错误。
    主动承担错误;并责备自己。

    成语出处:《北史・周纪下・高祖武帝》:“公卿各引咎自责。”

  • 循名

    xún míng zé shí

    成语解释:按着名称或名义去寻求实际内容;使得名实相符。循:依着;责:求。

    成语出处:先秦・韩非《韩非子・定法》:“术者,因任而授官,循名而责实。”

  • 实循名

    zé shí xún míng

    成语解释:按其名而求其实。

    成语出处:唐・元稹《戒励风俗德音》:“自非责实循名,不能彰善瘅恶。”

  • 无旁贷

    zé wú páng dài

    成语解释:责任不能推卸给旁人。形容应当由自己尽责。

    成语出处:清・文康《儿女英雄传》:“讲到护送,除了自己一身之外,责无旁贷者再无一人。”

  • 反躬自

    fǎn gōng zì zé

    成语解释:回过头来责备自己。

    成语出处:鲁迅《华盖集续编・无花的蔷薇之二》:“假如当局者稍有良心,应如何反躬自责,激发一点天良?”

  • 求全

    qiú quán zé bèi

    成语解释:责:要求。
    备:完备;齐全。
    对人或事要求过分严格;必须十全十美;完美无缺才行。

    成语出处:宋・刘克庄《后村全集》:“窃谓天下不能皆绝类离伦之材,君子未尝持求全责备之论。”

  • 有攸归

    zé yǒu yōu guī

    成语解释:责任有所归属。指应承担的责任是推卸不掉的。

    成语出处:宋・司马光《体要疏》:“夫公卿所荐举,牧伯所纠劾,或谓之贤者而不贤,谓之有罪而无罪,皆有迹可见,责有所归,故不敢大为欺罔。”

  • 按名

    àn míng zé shí

    成语解释:按照事物名称,要求与实相符。

    成语出处:唐・陆贽《请许台省长官举荐属吏状》:“夫求才贵广,考课贵精。求广在于各举所知,长吏之荐择是也;考精在于按名责实,宰臣之序进是也。”

  • 匹夫有

    pǐ fū yǒu zé

    成语解释:匹夫:古时指平民中的男子;后泛指平常的人;有责:有责任。
    每个人都有责任。

    成语出处:清・顾炎武《日知录・正始》:“是故知保天下,然后知保其国,保国者其君其臣,肉食者谋之。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矣。”

  • 敷衍塞

    fū yǎn sè zé

    成语解释:敷衍:做事不认真;塞责:搪塞责任。
    做事不认真负责;表面应付了事。

    成语出处:清・张集磬《道咸宦海见闻录》:“而严令愿为恪遵,委勘几及年余,始克竣事,半属敷衍塞责。”

  • 聊以塞

    liáo yǐ sè zé

    成语解释:聊:姑且;塞:搪塞;应付。
    姑且用以搪塞、应付自己应该担负的责任。

    成语出处:清・曹雪芹《红楼梦》:“我素乏捷才,且不长于吟咏,姐妹辈素所深知;今夜聊以塞责,不负斯景而已。”

  • 征名

    zhēng míng zé shí

    成语解释:指考察其名以求其实,就其言而观其行,以求名实相符。亦作“循名责实”。

    成语出处:《陈书宣帝纪》:“方欲仗兹舟楫,委成股肱,征名责实,取宁多士。”

  • 无以塞

    wú yǐ sè zé

    成语解释:自谦之语。无法弥补自己应负的责任。

    成语出处:《汉书・东方朔传》:“妾幸蒙陛下厚恩,先帝遗德,奉朝请之礼,备臣妾之仪,列为公主,赏赐邑人,隆天重地,死无以塞责。”

  • 罚不

    fá bù zé zhòng

    成语解释:罚:惩罚;责:责罚;众:多数人。
    指某种行为即使应片惩罚,但很多人都那样干,也就不好采取惩罚的办法去处理了。

    成语出处:清・李汝珍《镜花缘》第四回:“况罚不责众,如果主意都不承旨,谅那世主亦难遽将群芳尽废。”

© 2017-2025 古诗网 | 古诗大全 | 诗词名句 | 国学典籍

粤ICP备20220327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