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古诗网
  2. 成语词典
  3. 责的成语

责的成语(共61个)

  • 勇于自

    yǒng yú zì zé

    成语解释:敢于承认错误并自我批评。

  • 备贤者

    zé bèi xián zhě

    成语解释:责备:批评指摘;贤者:有才德的人。
    对好人的要求指摘。指出有才德有声望的人的缺点。

  • 闭阁自

    bì gé zì zé

    成语解释:指关起门来自我反省。同“闭阁思过”。

    成语出处:《汉书何并传》:“诩(严诩)本以孝行为官,谓掾史为师友,有过辄闭阁自责,终不大言。”

  • 躬省过

    zé gōng xǐng guò

    成语解释:躬:自身。
    责问自身的所作所为,反省过错。

    成语出处:《孔丛子・连丛子》:“是年夏,河南四县,雨雹如棬杯,大者如斗,杀禽畜雉兔,折树木,秋苗尽,于是天子责躬省过。”

  • 揽名

    lǎn míng zé shí

    成语解释:指观其名而考其实绩。

    成语出处:汉・董仲舒《春秋繁露・考功名》:“有益者谓之公,无益者谓之烦,揽名责实,不得虚言。”

  • 春秋备贤者

    chūn qiū zé bèi xián zhě

    成语解释:春秋:孔子修订《春秋》书;贤者:指才德兼备的人。
    指《春秋》书对贤者常常责备,严格要求。

    成语出处:北宋《新唐书・太宗纪赞》:“然《春秋》书中,常责备贤者,是以后世君子之欲成人之美者,莫不叹息于斯焉。”

  • 西邻

    xī lín zé yán

    成语解释:西邻:西部的邻国;责言:问罪的话。
    原指秦国(在西)向晋国(在东)问罪。后泛指别人的责备。

    成语出处:春秋・左丘明《左传・僖公十五年》:“西邻责言,不可偿也。”

  • 控名

    kòng míng zé shí

    成语解释:控:引;责:求。
    使名声与实际相符。

    成语出处:西汉・司马迁《史记・太史公自序》:“若夫控名责实,参伍不失,此不可不察也。”

  • 引咎

    yǐn jiù zé gōng

    成语解释:同“引咎自责”。

    成语出处:晋・陈寿《三国志・吴志・吴主传》:“后壹奸罪发露伏诛,权引咎责躬。”

  • 躬引咎

    zé gōng yǐn jiù

    成语解释:躬:自身;引咎:承认过失。
    主动承担错误的责任并作自我批评。

    成语出处:西晋・陈寿《三国志・吴志・吴主传》:权信任校事吕壹,壹性苛惨,用法深刻。太子登数谏,权不纳,大臣由是莫敢言。后壹奸罪发露伏诛,权引咎自躬。

  • 不让之

    bù ràng zhī zé

    成语解释:让:推让;责:责任。
    不可推让的责任。

    成语出处:唐・韩愈《贺徐州张仆射白兔书》:睹兹盛美,焉敢避不让之责而默默邪?

  • 考名

    kǎo míng zé shí

    成语解释:考:查核。
    考核名称与实际是否相符。

    成语出处:唐・刘知畿《史通・题目》:“考名责实,奚其丧欤?”

  • 潦草塞

    liáo cǎo sè zé

    成语解释:潦草:草率,不精密,不认真;塞:搪塞。
    形容做事敷衍了事,马马虎虎,不负责任。

    成语出处:明・程登吉《幼学琼林》第四卷:“花样不同,乃谓文章之异;潦草塞责,不求辞语之精。”

  • 求名

    qiú míng zé shí

    成语解释:责:求。
    按着名称或名义去寻找实际内容,使得名实相符。

    成语出处:唐・刘知畿《史通・本纪》:“霸王者,即当时诸侯,诸侯而称本纪,求名责实,再三乖谬。”

  • 备求全

    zé bèi qiú quán

    成语解释:犹言求全责备。

    成语出处:况周颐《蕙风词话》卷一:“仅有某某数字,于四声未合,即姑置而过存之,亦孰为责备求全者。”

© 2017-2025 古诗网 | 古诗大全 | 诗词名句 | 国学典籍

粤ICP备20220327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