责的成语(共61个)
责有所归
成语解释:谓责任有所归属。
成语出处:明・王守仁《行江西布按二司看守宁府库藏》:“二司掌印官并该道分巡官,不时巡视闸点,毋得视常虚应故事,傥致疏失,责有所归。”
责重山岳
成语解释:山岳:大山。
责任之重如大山。形容责任重大。成语出处:南朝・梁・任后《为齐明帝让宣城郡公第一表》:“臣知不惬,物谁谓宜,但命轻鸿毛,责重山岳。”
责躬罪己
成语解释:躬:自身。
责备自身并归罪于自己。成语出处:《周书・武帝纪》:“集百僚于大德殿,帝责躬罪己,问以论政得失。”
责先利后
成语解释:责:责任,利益。
尽义务在众人之前,分享利益在众人之后。成语出处:唐・韩愈《送穷文》:“面丑心妍,利居众后,责在人先。”
罪己责躬
成语解释:罪己:归罪于己;躬:自己。
责备并归罪于自己。成语出处:宋・朱熹《朱子语类》第29卷:“罪己责躬不可无,然亦不当长留在心胸为悔。”
百般责难
成语解释:配电盘:指采取各种办法;责难:指责非难。
指用各种办法指责非难人。闭合自责
成语解释:指关起门来自我反省。同“闭合思过”。
成语出处:《汉书何并传》:“诩(严诩)本以孝行为官,谓掾史为师友,有过辄闭合自责,终不大言。”
横加指责
成语解释:横:蛮横。
不讲道理地批评或挖苦别人。校名责实
成语解释:责:要求。
按着名称或名义去寻找实际内容,使得名实相符。成语出处:南朝・梁・萧纲《仪同徐勉墓志铭》:举直斥伪,校名责实,朝有进贤,野无遗逸,违天即地,归幽去明,空谷传古,哀风送旍。
借词卸责
成语解释:借词:找借口;卸:推卸。
寻找借口推卸责任。刻己自责
成语解释:严格要求自己,能够自我批评。
成语出处:《汉书・杜周传》附杜钦:归咎于身,刻己自责。
守土有责
成语解释:指军人或地方官有保卫国土的责任。
成语出处:高阳《胡雪岩全传・平步青云》上册:“地方官守土有责,而且朝廷已有旨意,派在籍大臣办理‘团练’,以求自保。”
引过自责
成语解释:主动承担错误的责任并作自我批评。
成语出处:汉・王充《论衡・感类篇》:“灾变恶征,何为至乎?引过自责,恐有罪。”
朝督暮责
成语解释:朝:白天;暮:傍晚。
从早到晚不停地督促检查。形容督促检查非常严格。成语出处:唐・李靖《李卫公向对》:“虽朝督暮责,无益于事矣!”
正名责实
成语解释:正:端正。
辨正名称以符合实际。成语出处:宋・岳飞《乞改襄阳路仍作京西南路札子》:“庶得路分速归旧制,以称朝廷正名责实不忘中原之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