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的成语(共39个)
口惠而实不至
成语解释:惠:给人以好处;至:到。
只在口头上答应给别人好处;而实际的利益却到不了别人身上。成语出处:西汉・戴圣《礼记・表记》:“口惠而实不至,怨灾及其身。”
好施小惠
成语解释:施:给予;惠:仁慈。
喜欢给别人小恩小惠。成语出处:《旧五代史・王峻传》:“峻贪权利,多机数,好施小惠,喜人附己。”
私恩小惠
成语解释:私:个人的;惠:好处,实惠。
私人间的小恩小惠。成语出处:战国・韩・韩非《韩非子・饰邪》:“必明于公私之分,明法制,去私恩。”春秋・鲁・左丘明《左传・庄公十年》:“小惠未遍,民弗从也。”
惠而不费
成语解释:惠:给人好处;费:耗费。
给人好处,自己却无所损失。成语出处:春秋・孔子《论语・尧曰》:“因民之所利而利之,斯之亦惠而不费乎!”
秀外惠中
成语解释:惠:通“慧”,聪慧。
外表秀丽,内心聪明。成语出处:唐・韩愈《送李愿归盘谷序》:“曲眉丰颊,清声而便体,秀外而惠中。”
小恩小惠
成语解释:小恩情;小实惠。比喻给人一些微小的好处以达到收买人心的目的。恩:恩情;惠:实惠。
成语出处:清・岭南羽衣女士《东欧女豪杰》:“偶有一个狡猾的民贼出来,略用些小恩小惠来抚弄他,他便欢天喜地感恩戴德。”
不夷不惠
成语解释:夷:指伯夷;惠:指柳下惠。
不做伯夷也不学柳下惠。比喻折衷而不偏激。成语出处:汉・扬雄《法言・渊蹇》:“不屈其意,不累其身,曰:‘是夷惠之徒欤?’曰:‘不夷不惠,可否之间也。’”
敌惠敌怨
成语解释:犹言报德报怨。
成语出处:春秋・左丘明《左传・文公六年》:“夷之蒐,贾季戮臾骈,臾骈之人欲尽杀贾氏以报焉,臾骈曰:‘不可,吾闻前志有之曰:敌惠敌怨,不在后嗣,忠之道也。’”
匪夷匪惠
成语解释:夷:殷末周初的伯夷;惠:春秋时鲁国的柳下惠。
既不是伯夷,又不是柳下惠;不具备这两位贤人的品德。形容才德不高而又驾驭的人。成语出处:《旧唐书・司空图传》:“匪夷匪惠,难居公正之明;载省载思,当徇栖衡之志,可放还山。”
惠然肯来
成语解释:惠:赐,敬辞。
用作欢迎客人来临的客气话。成语出处:《诗经・邶风・终风》:“终风且霾,惠然肯来。”
好行小惠
成语解释:好:喜欢;行:施行;惠:仁慈。
指喜欢给人小恩小惠。成语出处:《晋书・殷仲堪传》:“及在州,纲目不举,而好行小惠,夷夏颇安附之。”
甘棠之惠
成语解释:甘棠:木名,即棠梨。
指对官吏的爱戴。同“甘棠之爱”。成语出处:汉・杨雄《甘泉赋》:“函甘棠之惠,挟东征之意。”
不费之惠
成语解释:指白白得到的好处。
成语出处:《二刻折案惊奇》卷十:“那时是白得来的东西,左右是不费之惠,料然决不怠慢了我们。”
背惠食言
成语解释:指忘恩失信。
成语出处:《周书・杨荐传》:“荐至蠕蠕,责其背惠食言,并论结婚之意。”
通商惠工
成语解释:通商:便利各地货物交流;惠:给人以好处。
使贸易畅通,给工商业者带来好处。成语出处:春秋・左丘明《左传・闵公二年》:“务材训农,通商惠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