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的成语(共39个)
- 二惠竞爽- 成语解释:比喻两兄弟都是好样的。 - 成语出处:左丘明《左传・昭公三年》:“二惠竞爽犹可,又弱一个焉,姜其危哉。” 
- 一时口惠- 成语解释:口惠:口头上许给别人以好处。 
 口头上一时空言给人恩惠,事实上并没有兑现。- 成语出处:《礼记・表记》:口惠而实不至,怨菑及其身。 
- 晋惠闻蛙- 成语解释:比喻愚昧寡闻。 - 成语出处:语出《晋书・惠帝记》:晋惠帝昏庸愚昧,尝在华林园听到蛙声,谓左右,曰:“此鸣者为官乎?私乎?”及天下大荒乱,百姓饿死,曰:“何不食肉糜?” 
- 惠子知我- 成语解释:惠子指惠施,战国宋人,在先秦诸子中属名家,为庄周契友。惠死后,庄周过其墓,曾借匠石斫垩的寓言,感慨“自夫子之死也,吾无以为质矣,吾无与言之矣”。见《庄子·徐无鬼》。后因以“惠子知我”喻朋友相知之深。 - 成语出处:惠子指惠施,战国宋人,在先秦诸子中属名家,为庄周契友。惠死后,庄周过其墓,曾借匠石斫垩的寓言,感慨“自夫子之死也,吾无以为质矣,吾无与言之矣”。见《庄子・徐无鬼》。 
- 齿牙余惠- 成语解释:惠:给人好处。 
 指帮人说好话。- 成语出处:清・蒲松龄《聊斋志异・公孙九娘》:“屡通媒妁,辄以无尊长之命为辞。幸无惜齿牙余惠。” 
- 惠风和畅- 成语解释:惠:柔和;和:温和;畅:舒畅。 
 柔和的风,使人感到温暖、舒适。- 成语出处:晋・王羲之《兰亭集序》:“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 
- 漂母之惠- 成语解释:漂母:在水边漂洗衣服的老妇。 
 指馈食于人的恩惠。- 成语出处:晋・陶潜《乞食》诗:感子漂母惠,愧我非韩才。 
- 肉眼惠眉- 成语解释:比喻见识浅陋。 
- 齿牙馀惠- 成语解释:谓帮人说好话。 - 成语出处:清・蒲松龄《聊斋志异・公孙九娘》:“生乃坐,请所命。曰:‘令女甥寡居无耦,仆欲得主中馈。屡通媒妁,辄以无尊长之命为辞。幸无惜齿牙馀惠。’” 
- 姑息惠奸- 成语解释:惠:给人以好处。 
 参见[姑息养奸]。
- 惠然之顾- 成语解释:用作欢迎客人来临的客气话。同“惠然肯来”。 - 成语出处:晋・袁宏《后汉纪・灵帝纪下》:“弥秋历冬,经迈二载,深拒以疾,无惠然之顾。” 
- 惠心妍状- 成语解释:妍:美丽;状:外表、容貌。 
 心地善良,姿容美丽。- 成语出处:《后汉书・郭后纪论》:及至移意爱,析嬿私,虽惠心妍状,愈献丑焉。 
- 惠子善譬- 成语解释:把别人的长处看作短处,强迫别人改变。 - 成语出处:《新序・善说》:“惠子之言事也善譬。王使无譬,则不能言矣。” 
- 惠施之谋- 成语解释:比喻兼听则聪,善于听取不同的意见才能明察善断。 - 成语出处:战国・韩・韩非《韩非子・内储说上》:“张仪欲以秦、韩与魏之势伐齐、荆,而惠施欲以齐、荆偃兵,二人争之。” 
- 惠鲜鳏寡- 成语解释:鲜:通“献”,施于;鳏寡:年老而无所依靠的人。 
 施恩惠于年老而穷困无靠的人。- 成语出处:《尚书・无逸》:怀保小民,惠鲜鳏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