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的成语(共175个)
手脚干净
成语解释:喻廉洁奉公。
成语出处:傅晓航《九只小鸭子》:“办社务的干部,手脚干净,青天包公啊!”
干劲冲天
成语解释:做事的积极性冲入蓝天,指情绪激越高亢。
成语出处:曹禺《杂谈文艺工作》:“唐弢同志提起他看见的一幅画,画的是一竿笔直的墨竹上题‘干劲冲天’。”
蒋干盗书
成语解释:蒋干:《三国演义》中的人物。
蒋干盗去书信回到曹营杀自己大将。比喻中别人的反间计。干打雷不下雨
成语解释:干:空。
比喻空作许诺,不肯实施,不肯给人以实惠。成语出处:老舍《离婚》:“干打雷不下雨是没有什么作用的。”
偎干就湿
成语解释:形容母亲抚育幼儿之辛苦。谓幼儿溺床,母亲宁可以身就湿,使小儿卧处常干。
成语出处:元・无名氏《冻苏秦》第二折:“且休说怀耽十月,只从小偎干就湿,几口气抬举他偌大,便恰似燕子衔食。”
木干鸟栖
成语解释:谓鸟栖树上,至树干枯也不离去。喻行事坚定不移。
成语出处:春秋・齐・晏婴《晏子春秋・外篇》:“身不敢饮食,拥辕执轺,木干鸟栖,袒肉暴骸。”
二卵弃干城
成语解释:卵:鸡蛋;干城:捍卫者。
比喻因人有小的过失而忽略他的大节。成语出处:《孔丛子・居卫》:“今君处战国之世,选爪牙之士而以二卵焉弃干城之将,此不可使闻于邻国者也。”
鸿渐于干
成语解释:《易·渐》:“初六,鸿渐于干”,“六二,鸿渐于盘”,“九三,鸿渐于陆”。
以次而进,渐至高处。后世因以“鸿渐于干”指始入仕途。成语出处:《易・渐》:“初六,鸿渐于干”,“六二,鸿渐于磐”,“九三,鸿渐于陆”。
干父之蛊
成语解释:干:承担,从事;蛊:事、事业。
继承并能胜任父亲曾从事的事业。成语出处:《周易・蛊》:“干父之蛊,有子,考无咎。”
干卿何事
成语解释:干:关涉;卿:你的尊称。
跟你有什么关系?指人爱管闲事。成语出处:宋・马令《南唐书・冯延巳传》:“延巳有‘风乍起,吹皱一池春水’之句,元宗尝戏延巳曰:‘吹皱一池春水,干卿何事?’”
鼓足干劲
成语解释:鼓:鼓动,振作。
把劲头鼓足,准备做事。成语出处:朱德《上黔灵山》:“青年子弟多豪俊,鼓足干劲建家乡。”
白吃干饭
成语解释:只会吃饭不会干活。
成语出处:巴金《探索集・探索》:“我从小就不安于现状,我总是在想改变我的现状,因为我不愿意白吃干饭混日子。”
不干好事
成语解释:不做有益的事情。
倒置干戈
成语解释:倒着藏放兵器,表示不再打仗。
成语出处:西汉・司马迁《史记・留侯世家》:“殷事已毕,偃革为轩,倒置干戈,覆以虎皮,以示天下不复用兵。”
倒持干戈
成语解释:犹言倒持泰阿。干、戈,皆兵器。
成语出处:《后汉书・何进传》:“大兵聚会,强者为雄,所谓倒持干戈,授人以柄,功必不成,只为乱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