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的成语(共175个)
乳臭未干
成语解释:身上的奶腥气还没有退尽。对年幼人表示轻蔑的说法。
成语出处:明・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第20卷:“虽有两个外甥,不是姐姐亲生,并且乳臭未干,谁人来稽查得他?”
干卿底事
成语解释:干:关涉。
管你什么事?常用于讥笑人爱管闲事。成语出处:《南唐书・冯延巳》:“延巳有‘风乍起,吹皱一池春水’之句,元宗尝戏延巳曰:‘吹皱一池春水,干卿何事?’”
泪干肠断
成语解释:形容伤心到极点。
成语出处:清・曹雪芹《红楼梦》第62回:“气的彩云哭个泪干肠断。”
干霄凌云
成语解释:高高地耸起,直逼云霄。比喻前程远大,能够迅速成才。
成语出处:宋・黄榦《勉斋文集・五・林子至子字序》:“勉乎哉!行将见子干霄凌云,而为栋梁之用。”
墨汁未干
成语解释:写字的墨汁还没有干。比喻协定或盟约刚刚签订不久(多用于指责对方违背诺言)。
成语出处:毛泽东《评国民党十一中全会和三届二次国民参政会》:“可是墨汁未干,将军们即奉命作成消灭边区的军事计划。”
口血未干
成语解释:古时订立盟约,要在嘴上涂上牲口的血。指订约不久就毁约。
成语出处:春秋・左丘明《左传・襄公九年》:“与大国盟,口血未干而背之,可乎?”
矫情干誉
成语解释:故违常情,以求美誉。
成语出处:《二刻拍案惊奇》卷二四:“其余凡贪官、污吏……及矫情干誉、欺世盗名种种之人,无不随业得报,一一不爽。”
埋头苦干
成语解释:埋头:一直低着头;苦干:尽心尽力地干。
形容工作勤奋、努力。成语出处:鲁迅《且介亭杂文・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
蝉喘雷干
成语解释:蝉喘息,雷声净。形容酷热干旱。
成语出处:五代十国・前蜀・贯休《苦热寄赤松道者》:“蝉喘雷干冰井融,些子清风有何益。”
河落海干
成语解释:比喻一点不剩。
成语出处: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一回:“你们就弄了这些吃的,我乐得吃个河落海干睡觉。”
河涸海干
成语解释:河流干涸,大海枯竭。比喻穷尽、彻底,不留余地。
成语出处:《三峡五义》第五五回:“谁知那姓展的不知好歹,他说菜是剩下的,酒是浑的,坛子也摔了,盘子碗也砸了,还骂了个河涸海干。”
干云蔽日
成语解释:干:冲;蔽:遮挡。
冲上云霄,挡住太阳。形容树木高大。成语出处:南朝・宋・范晔《后汉书・丁鸿传》:“干云蔽日之木,起于葱青。”
大动干戈
成语解释:干、戈:古代两种兵器。
原指进行战争。现多比喻大张声势地行事。成语出处:春秋・孔子《论语・季氏》:“邦分崩离析,而不能守也;而谋动干戈于邦内。”
倒载干戈
成语解释:倒:把锋刃向里倒插着;载:陈设,放置;干戈:古代的两种兵器,泛指武器。
把武器倒着放起来,比喻没有战争,天下太平。成语出处:《礼记・乐记》:“倒载干戈,包之以虎皮……然后天下知武王之不得用兵也。”
干戈载戢
成语解释:干戈:古代的兵器。
指武器。载:虚词。
戢:聚藏。
把武器收藏起来。比喻不再进行战争动用武力了。成语出处:晋・葛洪《抱朴子・释滞》:“干戈载戢,繁弱既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