俯的成语(共48个)
俯拾即是
成语解释:俯:低头;弯腰;即:就。
一弯腰就可捡得;到处都是。形容为数很多;极容易得到。成语出处:唐・司空图《二十四诗品・自然》:“俯拾即是,不取诸邻。”
俯首听命
成语解释:俯:低下;首:头;脑袋。
低着脑袋听从命令。形容驯服顺从的样子。成语出处:汉・焦赣《易林・兑之否》:“俯伏听命,不敢动摇。”
俯仰由人
成语解释:集仰:低头和抬头,泛指一举一动。
比喻一切受人支配。成语出处:金 元好问《论诗》:“纵横自有凌云笔,俯仰随人亦可怜。”
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成语解释:横眉:怒目而视;千夫指:众人都指责;孺子牛:甘为为人服务的人。
指对待敌人决不屈服,对人民大众甘愿服务。成语出处:鲁迅《自嘲》诗:“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俯仰无愧
成语解释:比喻没有做亏心事,并不感到惭愧。
成语出处:战国・孟子《孟子・尽心上》:“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
俯仰之间
成语解释:一低头,一抬头的工夫。形容时间极短。
成语出处:《汉书・晁错传》:“以大为小,以强为弱,在俯仰之间耳。”
仰观俯察
成语解释:仰:抬起头;俯:低下头,弯下腰。
指多方或仔细观察。成语出处:《周易・系辞上》:“仰以观于天文,俯以察于地理,是故知幽明之故。”
进俯退俯
成语解释:前进后退都不齐一。
俯仰唯唯
成语解释:唯唯:答应的声音。
点头答应。比喻谦卑地应付。成语出处:唐・李朝威《柳毅传》:“毅撝退辞谢,俯仰唯唯。”
前俯后仰
成语解释:身体前后晃动。形容大笑或困倦得直不起腰的样子。
成语出处:姜树茂《渔岛怒潮》第一章:“手臂一推一拉,腰肢前俯后仰,尖削的船头就切着浪水。”
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
成语解释:怍,惭愧。比喻人做事光明磊落,心胸坦荡,毫不愧疚。又作“俯仰无愧”。
成语出处:孟子尽心上:“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父母俱存,兄弟无故,一乐也。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二乐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
仰手接飞猱,俯身散马蹄
成语解释:接:迎面射;猱:猿类;马蹄:一种箭靶的名称。
扬起手射中飞猿,俯下身射破箭靶。形容技艺高超。成语出处:三国・魏・曹植《白马篇》:“仰手接飞猱,俯身散马蹄。狡捷过猿猴,勇剽若豹螭。”
俯仰随人
成语解释:一举一动都随人摆布。
成语出处:宋・苏轼《送李公恕赴阙》诗:“安能终老尘土下,俯仰随人如桔槔。”
俯拾皆是
成语解释:只要弯腰来拾取,到处都是。形容多而易得。
成语出处:鲁迅《集外集拾遗补编・做“杂文”也不易》:“现在竟也累得来做‘在材料的捃摭上尤是俯拾皆是,用不着挖空心思去搜集采取’的‘杂文’。”
俯仰于人
成语解释:俯仰:低头和抬头,泛指一举一动。
形容一举一动都随人摆布。成语出处:明・焦竑《玉堂丛语・宠遇》:“平生诗文甚多,不能俯仰于人,故能不显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