俯的成语(共48个)
帖耳俯首
成语解释:象狗见了主人那样耷拉着耳朵,低着头。形容卑屈驯服的样子。
成语出处:唐・韩愈《应科目时与人书》:若俯首帖耳,摇尾而乞怜者,非我之志也。
班师回俯
成语解释:见“班师回朝”。
低首俯心
成语解释:形容屈服顺从。
成语出处:清・袁枚《随园诗话》第一卷:“余以为八家、少陵复生,必有低首俯心而遵其改者,必有反复辩论而不遵其改者。”
俯拾仰取
成语解释:低头拾地上的东西,抬头拿上面的东西。形容一举一动都有收获。
成语出处:西汉・司马迁《史记・货殖列传》:“然家自父兄子孙约,俯有拾,仰有取。”
俯仰随俗
成语解释:俯仰:低头,抬头,指一举一动。
举止言谈随和着社会的风俗习惯。成语出处:汉・司马迁《报任少卿书》:从俗浮沉,与时俯仰。
俯仰一世
成语解释:俯仰:低头,抬头,指周旋、应付。
周旋、应付一辈子。成语出处:晋・王羲之《兰亭集序》: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或取诸怀抱,晤言一室之内。
俯首受命
成语解释:俯:低下;首:头。
形容人驯服顺从的样子。成语出处:蔡东藩《民国通俗演义》第132回:“欲使悍将骄兵,俯首受命,宁非痴人说梦乎?”
俯首下心
成语解释:俯首:低着头;下心:把心气低下来。
低着头,把心气低下来。指服气认输。俯顺舆情
成语解释:顺从民意,照舆论来行事。
俯仰异观
成语解释:俯仰:低头,抬头;异观:不同的表现。
一低头,一抬头,都有不同的表现。指霎时间出现的多种多样的姿态。成语出处:战国・楚・宋玉《登徒子好色赋》:意密体疏,俯仰异观,含喜微笑,窃视流眄。
降心俯首
成语解释:谓虚心下气,恭顺服从。
成语出处:梁启超《变法通议・论科举》:“遂今天下学子,虽有绝学高志,不能不降心俯首,以肆力于诗赋帖括之业,而通人硕儒,蹉跎不第。”
弭耳俯伏
成语解释:弭耳:温驯的样子。
俯首帖耳的样子。成语出处:《六韬・武韬・发启》:“猛兽将搏,弭耳俯伏;圣人将动,必有愚色。”
前俯后合
成语解释:身体前后晃动。形容大笑得直不起腰的样子。
仰攀俯取
成语解释:仰身可以攀折,俯身可以拾取。比喻可以随处多得。
成语出处:西汉・司马迁《史记・货殖列传》:家自父兄子孙约,俯有拾,仰有取。
仰视俯育
成语解释:育:养活。
上要侍奉父母,下要养活妻儿。泛指维持一家生活。成语出处:战国・孟子《孟子・梁惠王上》:是故明君制民之产,必使仰足以事父母,俯足以畜妻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