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的成语(共125个)
急流勇退
成语解释:勇退:果断地退却或退避。
在急流中果断退回;比喻做官的人;正当仕途顺利、得意之际就果断地抽身引退。成语出处:宋・苏轼《赠善相程杰》诗:“火色上腾虽有数,急流勇退岂无人。”
进退两难
成语解释:进和退都有困难。形容处于进不能进;退不能退的困境之中。
成语出处:元・郑德辉《周公摄政》第一折:“娘娘道不放微臣进宫闱,进退两难为。”
功成身退
成语解释:身:自身,自己。
指大功告成之后,自行隐退,不再复出。成语出处:先秦・李耳《老子》:“功成、名遂、身退、天之道。”
退避三舍
成语解释:后退九十里。比喻为避免冲突;向对方作出回避或让步。舍:古时行军;一舍为三十里。
成语出处:春秋・左丘明《左传・僖公二十三年》:“若以君之灵,得反晋国,晋楚治兵,遇于中原,其辟君三舍。”
进人若将加诸膝,退人若将坠诸渊
成语解释:加诸膝:放在膝盖上;坠诸渊:推进深渊。
指不讲原则,感情用事,对别人的爱憎态度,全凭自己的好恶来决定。成语出处:西汉・戴圣《礼记・檀弓下》:“今之君子,进人若将加诸膝,退人若将坠诸渊。”
进退维谷
成语解释:维:语气助词。
谷:比喻困难处境。
进和退都处于困难的境地。成语出处:《诗经・大雅・桑柔》:“人亦有言,进退维谷。”
进退无路
成语解释:指前进后退均无路可走,处境困难。
成语出处:《陈书・萧摩诃传》:“今求战不得,进退无路,若潜军突围,未足为耻。”
进退无门
成语解释:前进无路,后退无门。形容处境十分困难,进退两难,无处容身。
成语出处:宋・朱熹《答刘季章》:“吾道不幸遽失,此人馀子纷纷,才有毛发利害,便章皇失措,进退无门,亦何足为轩轾耶。”
不知进退
成语解释:不知道应当前进还是应当后退。比喻无决断。也形容言语行动没有分寸。
成语出处:汉・荀悦《汉纪・哀帝纪下》:“恐陛下有过失之讥,贤有小人不知进退之祸。”
进退为难
成语解释:见“进退两难”。
成语出处:《魏书・李冲传》:“若容舟楫,必须停滞,师老粮乏,进退为难。”
引年求退
成语解释:引年:自陈年老。
自陈年老,请求退休。成语出处:《金史・完颜守道传》:“今引年求退,甚得宰相体,然未得代卿者,以是难从。”
功遂身退
成语解释:谓功成名就之后就退隐不再做官。
成语出处:《老子》:“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功遂身退天之道。”
进退履绳
成语解释:见“进退中绳”。
成语出处:战国・郑・列御寇《列子・汤问》:“内得于中心,而外合于马志,是故能进退履绳而旋曲中规矩。”
进退有常
成语解释:常:规律。
前进和后退都有规律。成语出处:《鹖冠子・泰鸿十》:“日信出信入,南北有极,度之稽也,月信死信生,进退有常。数之稽也。”
进退中度
成语解释:见“进退有度”。
成语出处:《吕氏春秋・士容》:“客有见田骈者,被服中法,进退中度,趋翔闲雅,辞令逊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