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的成语(共125个)
进不求名,退不避罪
成语解释:名:功名。
罪:罪责。
指应以国家民族利益为重,从大局出发,不应考虑个人的功名、得失。成语出处:《孙子・地形篇》:故进不求名,退不避罪,唯人是保,而利合于主,国之宝也。
闻鼓而进,闻金而退
成语解释:作战时听到鼓声就前进,听到鸣金就后退。指军队服从命令,行动一致。
有进无退
成语解释:只有前进,没有后退。
成语出处: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六十一回:“军中无戏言!吾二人当亲冒矢石,昼夜攻之,有进无退。”
进本退末
成语解释:本:根本;末:枝节。
指重视根本、主要的东西,抑制直接、次要的。成语出处:西汉・桓宽《盐铁论・本议》:“愿罢盐铁酒榷均输,所以进本退末,广利农业便也。”
退食自公
成语解释:减膳以示节俭。谓操守廉洁。
成语出处:《诗经・召南・羔羊》:“退食自公,委蛇委蛇。”
退人坠渊
成语解释:坠渊:推进深渊里。
指不讲原则,感情用事,对别人的爱憎态度,全凭自己的好恶来决定。成语出处:《礼记・檀弓下》:今之君子,进入若将加诸膝,退人若将坠诸渊。
进退触藩
成语解释:触:碰撞;藩:屏障,篱笆。
前进后退都碰到障碍。形容进退两难。成语出处:《周易・大壮》:“羝羊触藩,不能退,不能遂。”
退藏于密
成语解释:后退隐藏于秘密之处,不露行迹。谓哲理精微深邃,包容万物。
成语出处:《周易・系辞》:“圣人以此洗心,退藏于密,吉凶与民同患,神以知来,知以藏往。”
进善退恶
成语解释:进用贤善,黜退奸恶。
成语出处:《汉书・何武传》:“刺史古之方伯,上所委任,一州表率也,职进善退恶。”
进退亡据
成语解释:同“进退无据”。
成语出处:《魏书・袁翻传》:“且三雍异所,复乖卢蔡之义;进退亡据,何用经通?”
进退无途
成语解释:同“进退无路”。
成语出处:《魏书・郦范传》:“腹背受敌,进退无途,虽有韩白,恐无全理。”
进退可否
成语解释:谓进升合格者,黜退不合格者。
成语出处:《魏书・郭祚传》:“陛下圣镜照临,论才授职,进退可否,黜陟幽明。”
颐指进退
成语解释:颐指:以下巴动向示意。
形容指挥人时的傲慢神态。成语出处:《旧唐书・郭子仪传》:“麾下老将若李怀光辈数十人,皆王侯重贵,子仪颐指进退,如仆隶焉。”
进寸退尺
成语解释:进一寸,退一尺。比喻得不偿失。
成语出处:先秦・李耳《老子》:“用兵有言,吾不敢为主而为客,不敢进寸而退尺。”
身退功成
成语解释:谓功业成就,退隐家园。
成语出处:春秋・楚・李耳《老子》:“功成,名遂,身退,天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