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的成语(共101个)
追根求源
成语解释:同“追本溯源”。
成语出处:张周《步履艰难的中国》第四章:“追根求源,倒溯黑幕,岑长进现出了面目。”
渊源有自来
成语解释:有根据,有来源。
成语出处:宋・陆游《读宛陵先生诗》诗:“锻炼无遗力,渊源有自来。”
饮水不迷源
成语解释:喝水的时候不会忘记水是从哪儿来的。比喻不忘本。
成语出处:宋・释普济《五灯会元》卷五:问:‘如何是本?’师曰:‘饮水不迷源。’
无源之水,无本之末
成语解释:没有源头的水,没有根的树。比喻没有基础的事物。
水源木本
成语解释:源:水的源头;木:树的根。
水的源头,树的根本。比喻事物的根本或事情的原因。成语出处:春秋・左丘明《左传・昭公九年》:我在伯父,犹衣服之有冠冕,水木之有本原,民人之有谋主也。
端本正源
成语解释:端:端正,清理。
本:根本。
源:根源。
指从根本上加以整顿清理。成语出处:《晋书・殷仲堪传》:“端本正源者,虽不能无危,其危易持。”
正本澄源
成语解释:犹正本清源。
成语出处:《旧唐书・高祖纪》:“欲使玉石区分,薰莸有辨,长存妙道,永固福田,正本澄源,宜从沙汰。”
端本清源
成语解释:端:端正,清理;本:根本;源:根源。
指从根本上加以整顿清理。成语出处:宋・朱熹《答龚参政书》:“端本清源,立经陈纪,使阴邪退听。”
极本穷源
成语解释:谓彻底地推究本源。
成语出处:宋・朱熹《朱子语类》第95卷:“伊川言极本穷源之性,乃是对气质之性而言。”
源深流长
成语解释:源:源头;流:流程。
源头很远,水流很长。比喻历史悠久。成语出处:宋・苏轼《儒者可与守成论》:“虽足以传数百年,上下相安,然不若三代圣人取守一道,源深而流长也。”
万斛泉源
成语解释:斛:十斗。
本指泉源丰富。后比喻文思敏捷。成语出处:宋・苏轼《文说》:吾文如万斛泉源,不择地而出。
同源异派
成语解释:见“同源异流”。
成语出处:清・李渔《闲情偶寄・词曲・结构》:“填词非末技,乃与史传诗文同源而异派者也。”
饮水知源
成语解释:比喻明白事物的本源。
成语出处:宋・陈宗礼《广州光孝寺大鉴禅师殿记》:“口诵心惟,向慕而依归。饮水知源,自觉自悟,师岂远乎哉!”
饮水辨源
成语解释:见“饮水知源”。
成语出处:清・包世臣《再与杨季子书》:“而得体势于《韩非子》、《吕览》者尤深,徒以薄其为人,不欲形诸论说,然后世有识,饮水辨源,其可掩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