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的成语(共101个)
追本穷源
成语解释:追究事情发生的根源。
成语出处:《洪秀全演义》第二回:“果然追本穷源,查鸦片进口,都由华商发售。”
无根之木,无源之水
成语解释:比喻没有根据的事物。
成语出处:语出《左传・昭公九年》:“我在伯父,犹衣服之有冠冕,木水之有本原。”
裂冠毁冕,拔本塞源
成语解释:冕:古代王侯卿大夫所戴的礼帽;本:树根。
原比喻诸侯背弃礼法,侵犯天子的直接领地。后用作臣下推翻国君,夺取王位的代称。成语出处:春秋・左丘明《左传・昭公九年》:“伯父若裂冠毁冕,拔本塞源,专弃谋主,虽戎狄其何有余一人?”
源头活水
成语解释:原比喻读书越多,道理越明。现也指事物发展的动力和源泉。
成语出处:宋・朱熹《观书有感》诗:“问渠哪得清如许,谓有源头活水来。”
饮流怀源
成语解释:指喝水时应该想想水源。比喻不能忘本。
成语出处:北周・庾信《征调曲》:“落其实者思其树,饮其流者怀其源。”
推究根源
成语解释:推究:推求论究。
推求根本,论究来源。成语出处:《北史・苏绰传》:“欲使察狱之官,精心悉意,推究根源。”
源殊派异
成语解释:水的源头与支流不相同。比喻各学派的来历和特征互不相同,各有自己的一套。
成语出处:宋・吴自牧《梦粱录・浙江》:“源殊派异,无所适从,索隐探微,宜伸确论。”
源清流净
成语解释:源:水的源头。
水的源头清,下流的水也就清。指修身治国要从根本出发。成语出处:明・无名氏《怒斩关平》第一折:“你是花根本绝,源清流净,端的不虚名。”
渊源有自
成语解释:亦作“渊源有自来”。①有根据,有来源。②指有根底。
成语出处:宋・陆游《读宛陵先生诗》诗:“锻炼无遗力,渊源有自来。”
正本溯源
成语解释:正本:从根本上整顿;溯:寻找。
从根本上整顿和寻找原因。成语出处:清・戴震《序》:“孔子既不得位,不能垂诸制度礼乐,是以为之正本溯源。”
枝源派本
成语解释:指寻根究源,寻求和追究事物的根本。
成语出处:宋叶滴《题陈寿老论孟纪蒙》:“天台陈耆卿生晚而又独学,奚遽笔之书?然观其简峻捷疾,会心切己,则非熟于其统要者不能入也;总括凝聚,枝源派本,则非博于其伦类者不能推也。”
追本溯源
成语解释:追究根本;探索源头(本:根本;溯:追穷;探求)。
比喻追寻根源。成语出处:石三友《金陵野史・圆明园与基泰工程司》:“说到这八座模型,追本溯源,不能不提到北洋政府时的总长朱启钤。”
枯本竭源
成语解释:枯:使枯死;本:根本;竭:竭尽;源:源头。
指损害事物的根基。成语出处:《人民日报》1959.10.12:“必须保护野生植物的生机,使之能够继续繁殖,不要枯本竭源。”
推本溯源
成语解释:探索根源,寻找原因。
穷源溯流
成语解释:源:河流发源的地方;溯:逆流而上。
原指逆流而上探寻河流的源头。现比喻探究和追溯事物的原由。成语出处:清・王十禛《然灯记闻》:“为诗要穷源溯流,先辨诸家之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