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古诗网
  2. 成语词典
  3. 戈的成语

戈的成语(共98个)

  • 化干为玉帛

    huà gān gē wéi yù bó

    成语解释:比喻使战争转变为和平。

    成语出处:西汉・刘安《淮南子・原道训》:“昔者夏鲧作三仞之城,诸侯背之,海外有狡心。禹知天下之叛也,乃坏城平池,散财物,焚甲兵,施之以德,海外宾服,四夷纳职,合诸侯于涂山,执玉帛者万国。”

  • 遇文王施礼乐,遇桀纣动干

    yù wén wáng shī lǐ yuè , yù jié zhòu dòng gān gē

    成语解释:文王:周文王;桀:夏桀;纣:商纣。
    指碰到好人以礼相待,遇到坏人以武相待。

    成语出处:宋・释普济《五灯会元》第48卷:“遇文王兴礼乐,遇桀纣呈干戈。”

  • 入室操

    rù shǐ cāo gē

    成语解释:操:拿;戈:古代象矛的武器。
    到他的屋里去,拿起他的武器攻击他。比喻引用对方的论点反驳对方。

    成语出处:南朝・宋・范晔《后汉书・郑玄传》:“康成入吾室,操吾戈以伐我乎!”

  • 同室操

    tóng shì sāo gē

    成语解释:自家人动刀枪。泛指内部相争。操:拿;戈:古代的一种兵器。

    成语出处:南朝・宋・范晔《后汉书・郑玄传》:“康成入我室操吾矛以伐我乎?”

  • 待旦

    zhěn gē dài dàn

    成语解释:戈:古代的一种兵器;和“矛”相似;旦:天亮。
    枕着武器躺着;等待天亮。形容杀敌心情急切;毫不松懈;时刻准备迎战。

    成语出处:《晋书・刘琨传》:“吾枕戈待旦,志枭逆虏,常恐祖生先吾著鞭。”

  • 散马

    zhǐ gē sàn mǎ

    成语解释:停用兵戈,放还战马,意谓结束战争。

    成语出处:《北齐书・神武帝纪下》:“止戈散马,各事家业。”

  • 坐甲

    zhěn gē zuò jiǎ

    成语解释:以戈为枕,披甲而坐。形容常备不懈,时刻准备战斗。

    成语出处:唐・令狐德棻等《周书・文帝纪上》:“如其首鼠两端,不时奉诏,专戮违旨,国有常刑,枕戈坐甲,指日相见。”

  • 偃武

    tāo gē yǎn wǔ

    成语解释:收藏兵器,停止武备。谓息兵修文。

    成语出处:唐・魏征《隋书・炀帝纪》:“译靡绝时,书无虚目,韬戈偃武,天下晏如。”

  • 铁马

    jīn gē tiě mǎ

    成语解释:金戈:金属制的戈;铁马:披有铁甲的马。
    挥动金戈;骑着铁马。比喻战争及戎马生涯。也形容军队或将士的威武雄姿。

    成语出处:《新五代史・李袭吉传》:“金戈铁马,蹂践于明时。”

  • 被甲枕

    pī jiǎ zhěn gē

    成语解释:身穿坚甲,头枕兵器。指处于高度戒备状态。

    成语出处:《新五代史・杂传十二・刘词》:“词居暇日,常被甲枕戈而卧。”

  • 抢攘

    bīng gē qiǎng rǎng

    成语解释:兵戈:武器,指战争;抢攘:纷乱。
    形容战争时期社会动荡混乱。

    成语出处:《金史・粘葛奴甲传》:“时兵戈抢攘,道路不通,奴甲受命,毅然策孤骑。”

  • 卷甲韬

    juǎn jiǎ tāo gē

    成语解释:卷起铠甲,收起武器。谓停止战斗。

    成语出处:《资治通鉴・唐高祖武德九年》:“故卷甲韬戈,啖以金帛,彼既得所欲,理当自退。”

  • 泣血

    zhěn gē qì xuè

    成语解释:枕着兵器,哭泣见血。形容极度悲愤,矢志杀敌雪恨。

    成语出处:唐・房玄龄《晋书・桓温传》:“枕戈泣血,志在复雠。”

  • 尝胆

    zhěn gē cháng dǎn

    成语解释:头枕兵器,口尝苦胆。形容刻苦自励,发愤图强,或报仇雪耻心切。

    成语出处:南朝・梁・沈初明《劝进梁元帝第三表》:“陛下英略纬天,沉明内断,横剑泣血,枕戈尝胆。”

  • 跃马

    héng gē yuè mǎ

    成语解释:横持戈矛,策马腾跃。形容将士威风凛凛,准备冲杀作战的英勇姿态。

    成语出处:元・陈以仁《雁门关存孝打虎》:“见一人雄赳赳披袍擐甲,嗔忿忿横枪跃马。”

© 2017-2025 古诗网 | 古诗大全 | 诗词名句 | 国学典籍

粤ICP备20220327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