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古诗网
  2. 成语词典
  3. 戈的成语

戈的成语(共98个)

  • 擐甲挥

    huàn jiǎ huī gē

    成语解释:擐:穿上。
    甲:铠甲。
    戈:武器。
    身穿铠甲,手持武器。形容全副武装,英勇顽强。亦作“擐甲操戈”、“擐甲持戈”。

    成语出处:春秋・左丘明《左传・成公二年》:“擐甲执兵,固即死也。”

  • 擐甲操

    huàn jiǎ cāo gē

    成语解释:擐:穿,套。
    穿上铠甲,手拿武器。形容全副武装的样子。

    成语出处:《魏书・傅永传》:擐甲挥戈,单骑先入,唯有军主蔡三虎副之,余人无有及者。

  • 鲁阳麾

    lǔ yáng huī gē

    成语解释:同“鲁阳挥戈”。

    成语出处:唐・杨炯《浑天赋》:“鲁阳麾戈兮转于西日,陶侃折翼兮登于上玄。”

  • 前徒倒

    qián tú dǎo gē

    成语解释:前面的部队投降敌方,反过来打自己人。

    成语出处:《尚书・武成》:“前徒倒戈,攻于后以北,血流漂杵。”

  • 寝苫枕

    qǐn shān zhěn gē

    成语解释:同“寝苫枕干”。

    成语出处:明・刘基《春秋明经・考仲子之宫筑王姬之馆于外》:“以大义言之,则公也方当寝苫枕戈之时,而与仇人主婚姻之礼,不亦悖乎!”

  • 衽革枕

    rèn gé zhěn gē

    成语解释:以铠甲为席,以兵器为枕。形容战事频繁,生活不安定。

    成语出处:严复《原强》:“当是之时,哀哀黔首,衽革枕戈,不得喙息,盖几靡有孑遗,秏矣!”

  • 钝甲

    xiǔ gē dùn jiǎ

    成语解释:喻装备极劣的军队。

    成语出处:明・张煌言《答唐枚臣书》:“朽戈钝甲,与胡人相持者十有七年。”

  • 舂黍

    yǐ gē chōng shǔ

    成语解释:用戈去舂黍米。比喻达不到目的。

    成语出处:《荀子・劝学》:“不道礼宪,以《诗》、《书》为之,譬之犹以指测河也,以戈舂黍也,以锥餐壶也,不可以得之矣。”

  • 击楫

    zhěn gē jī jí

    成语解释:枕着兵器,拍击船桨。形容杀敌心切,志节慷慨。

    成语出处:清・浴日生《海国英雄记・坐朝》:“便凭着这肝胆轮囷,枕戈击楫,逐鞑虏早复神京也呵!”

  • 剚刃

    zhěn gē zì rèn

    成语解释:谓准备杀敌复仇。剚刃,用刀剑插入物体。

    成语出处:章炳麟《驳康有为论革命书》:“此则枕戈剚刃之事,秦赵已不能施于白项,而汉族犹可施于满洲,章章明矣。”

  • 披甲

    zhěn gē pī jiǎ

    成语解释:见“枕戈坐甲”。

    成语出处:清・龙翰臣《复唐子实书》:“今日之事,将因一乡而累及一邑,因一邑而累及一省。此非有人维持调护之,则外军枕戈披甲之士,抑郁不扬。”

  • 反日

    huī gē fǎn rì

    成语解释:挥舞兵器,赶回太阳。比喻排除困难,扭转危局。

    成语出处:《淮南子・览冥训》:“鲁阳公与韩构难,战酣日暮,援戈而伪(挥)之,日为之反三舍。”

  • 一夫荷,万夫莫前

    yī fū hè gē , wàn fū mò qián

    成语解释:荷:背,负;戈:古代兵器。
    一个人背着戈把守关隘,一万人也无法前进。比喻地势险要。

    成语出处:宋・张载《剑阁铭》:一人荷戟,万夫趑趄。形胜之地,匪亲勿居。

  • 櫜弓戢

    gāo gōng jí gē

    成语解释:亦作“櫜弓戢矢”。《诗·周颂·时迈》:“载戢干戈,载櫜弓矢。
    ”谓收藏干戈弓矢。后因以“櫜弓戢戈”谓停息战事。

    成语出处:《诗经・周颂・时迈》:“载戢干戈,载櫜弓矢。”

  • 相向

    fǎn gē xiāng xiàng

    成语解释:戈:古代的兵器;向:对着。
    掉转兵器,相与对立。比喻帮助敌人反对自己。

    成语出处:《尚书・武成》:“前徙倒戈,攻于后以北。”

© 2017-2025 古诗网 | 古诗大全 | 诗词名句 | 国学典籍

粤ICP备20220327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