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古诗网
  2. 成语词典
  3. 戈的成语

戈的成语(共98个)

  • 杯酒

    bēi jiǔ gē máo

    成语解释:比喻在宴会上引起的仇恨。

    成语出处:《负曝闲谈》第25回:“(华尚书)愣了一会,又想周楷这个名字好熟。想了半天,恍然大悟道:‘就是有天在吴侍郎席上他教我,我没有理他那个人,这真是杯酒戈矛了。’”

  • 汗马

    zhěn gē hàn mǎ

    成语解释:枕着武器,疾驰战马。形容时刻准备杀敌立功。

    成语出处:明・屠隆《昙花记・公子受封》:“念亲恩主德总来难报,须教,枕戈汗马,努力塞云边草,儿时得功成大漠,鹤归华表。”

  • 同室

    cāo gē tóon shì

    成语解释:指兄弟相残或内部纷争。

    成语出处:孙中山《大总统劝告北军将士书》:“以满人窃位之私心,开汉族仇杀之惨祸,操戈同室,贻笑外人。”

  • 挥日阳

    huī rì yáng gē

    成语解释:犹言挥戈反日。

    成语出处:明・张景《飞丸记・盟寻泉石》:“总然借挥日阳戈,难挽西飞箭。”

  • 驻景挥

    zhù jǐng huī gē

    成语解释:驻:停留;景:同“影”,日光;戈:古代的一种兵器。
    挥舞长戈使太阳停止运行。比喻留住逝去的光阴。

    成语出处:唐・李白《李太白集・日出入行》:“鲁阳何德,驻景挥戈?”

  • 倒置干

    dào zhì gān gē

    成语解释:倒着藏放兵器,表示不再打仗。

    成语出处:西汉・司马迁《史记・留侯世家》:“殷事已毕,偃革为轩,倒置干戈,覆以虎皮,以示天下不复用兵。”

  • 倒持干

    dǎo chí gān gē

    成语解释:犹言倒持泰阿。干、戈,皆兵器。

    成语出处:《后汉书・何进传》:“大兵聚会,强者为雄,所谓倒持干戈,授人以柄,功必不成,只为乱阶。”

  • 倒持

    dǎo chí gē máo

    成语解释:犹言倒持泰阿。戈、矛,皆兵器。

    成语出处:北宋《新唐书・陆贽传》:“舍此不务而反为所乘,斯谓倒持戈矛,以鳟授寇者也。”

  • 载戢干

    zài jí gān gē

    成语解释:载戢:装运收藏;干戈:古代的两种武器,引申为战争。
    将武器收藏起来。指不再诉诸武力。

    成语出处:《诗经・周颂・时迈》:“载戢干戈,载櫜弓矢。”

  • 轻动干

    qīng dòng gān gē

    成语解释:轻:轻率;干戈:古代兵器。
    轻率地动武挑起战争。

    成语出处:明・吴承恩《西游记》第37回:“我徒弟纵有手段,决不能轻动干戈。”

  • 一击

    fǎn gē yī jī

    成语解释:反:反转;调转;戈:古代的一种兵器;尖头横刃;长柄;像矛。
    调转矛头;向自己原来的营垒进攻。比喻掉转方向;对自己阵营的坏人坏事进行斗争。

    成语出处:明・罗贯中《三国演义》:“吾与杨军反戈击之。”

  • 入室

    cāo gē rù shì

    成语解释:比喻深入了解对方,找出其纰漏,又以对方的论点来批驳对方。

    成语出处:明・胡应麟《少室山房笔丛・史书占毕一》:“论者以柳操戈入室,弗察者又群然和之。然则文之工者,伤理倍道,皆弗论乎!”

  • 解甲投

    jiě jiǎ tóu gē

    成语解释:卸下盔甲,放下武器。比喻不再战斗。

    成语出处:汉・扬雄《解嘲》:“叔孙通起于桴鼓之间,解甲投戈,遂作君臣之仪,得也。”

  • 解甲倒

    jiě jiǎ dǎo gē

    成语解释:谓敌方战士归顺,转向攻击。

    成语出处:《北史・越王侗传》:“若王师一临,旧章誓睹,自应解甲倒戈,冰销叶散。”

  • 回日

    huī gē huí rì

    成语解释:挥舞兵器,赶回太阳。形容力挽危局。

    成语出处:西汉・刘安《淮南子・览冥训》:“鲁阳公与韩构难,战酣,日暮,援戈而挥之,日为之反三舍。”

© 2017-2025 古诗网 | 古诗大全 | 诗词名句 | 国学典籍

粤ICP备20220327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