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的成语(共240个)
雄心壮志
成语解释:伟大的理想;宏伟的志愿。
成语出处:宋・欧阳修《苏才翁挽诗二首》:“柳岸抚柩送归船,雄心壮志两峥嵘,谁谓中年志不成。”
志在四方
成语解释:志:志向;四方:各处天下。
形容有远大的志向和理想。成语出处:元・关汉卿《裴度还带》第三折:“立忠信男儿志四方,居王佐丹房定八方,抚万姓,定边疆。”
志存高远
成语解释:指立志很高远,有雄心壮志。
成语出处:熊召政《张居正》第三卷第九回:“皇上年纪虽小,但志存高远,可以料定他长大之后,必然是一位英明君主。”
志士仁人
成语解释:志向宏伟、道德高尚的人。指热爱祖国献身事业的人士。(仁:仁爱;高尚)。
成语出处:春秋・孔子《论语・卫灵公》:“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仁人志士
成语解释:原指仁爱而有节操,能为正义牺牲生命的人。现在泛指爱国而为革命事业出力的人。
成语出处:西汉・韩婴《韩诗外传》第三卷:“育群物而不倦,有似仁人志士,是仁者之所以乐山也。”
永志不忘
成语解释:永远记住,不遗忘。
成语出处:冰心《〈儿童文学选〉序言》:“捻军的失败,也引起人民无尽的悲愤,他们对起义的英雄们是永志不忘的。”
专心致志
成语解释:心里很专一;注意力集中。致:极尽;志:心意;志趣。
成语出处:战国・孟子《孟子・告子上》:“今夫弈之为数,小数也,不专心致志,则不得也。”
人穷志短
成语解释:穷:困厄;短:短小。
人的处境困厄,志向也就小了。成语出处:清・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四十一回:“所谓人穷志短,我那里敢和他较量,只索避了。”
斗志昂扬
成语解释:斗:泛指做事;昂扬:情绪高涨。
形容做事的热情很高。成语出处:毛泽东《介绍一个合作社》:“从来也没有看见人民群众像现在这样精神振奋,斗志昂扬,意气风发。”
壮志凌云
成语解释:宏伟的志向直上云宵(凌:升上)。
形容志向十分远大。成语出处:汉・班固《汉书・扬雄传》:“往时武帝好神仙,相如上《大人赋》,欲以风,帝反缥缥有凌云之志。”
志在千里
成语解释:形容志向远大。
成语出处:三国魏・曹操《步出夏门行・神龟虽寿》:“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壮志未酬
成语解释:壮志:宏大的志愿;酬:实现。
宏伟的志愿未能实现。成语出处:唐・李频《春日思归》:“壮志未酬三尺剑,故乡空隔万重山。”
未竟之志
成语解释:没有完成的志向。
成语出处: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35回:“今日之下,退守山林,却深望这个儿子,完我未竟之志。”
豪情壮志
成语解释:豪迈的情怀;远大的志向。
成语出处:茅盾《温故以知新》:“他们大多数两鬓添霜,然而豪情壮志,更见坚强。”
猛志常在
成语解释:比喻雄心壮志,至死不变。
成语出处:晋・陶潜《读山海经》诗:“刑天舞于戚,猛志固常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