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古诗网
  2. 成语词典
  3. 牛的成语

牛的成语(共220个)

  • 卖剑

    mǎi niú mài jiàn

    成语解释:见“买牛卖剑”。

    成语出处:元・朱庭玉《青杏子・归隐》:“归来好向林泉下,买牛卖剑,求田问舍,学圃耘瓜。”

  • 无全

    mù niú wú quán

    成语解释:《庄子·养生主》:“始臣之解牛之时,所见无非牛者;三年之后,未尝见全牛也。
    ”后因以“目牛无全”比喻技艺纯熟或谋划高明。

    成语出处:战国・庄子《庄子・养生主》:“始臣之解牛之时,所见无非牛者;三年之后,未尝见全牛也。”

  • 兔角

    tù jiǎo niú yì

    成语解释:兔不生角,牛不长翼,故以“兔角牛翼”喻不合情理之事。

    成语出处:章炳麟《国故论衡・明见》:“若然,始者果不可知,即万论若兔角牛翼矣。”

  • 亡羊得

    wáng yáng dé niú

    成语解释:丢掉羊,得到牛。比喻损失小而收获大。

    成语出处:《淮南子・说山训》:“亡羊而得牛,则莫不利失也。”

  • 羊勿践

    niú yáng wù jiàn

    成语解释:勿使牛羊践踏。比喻爱护。语出《诗·大雅·行苇》:“敦彼行苇,牛羊勿践履,方苞方体,维叶泥泥。
    ”郑玄笺:“草木方茂盛,以其终将为人用,故周之先王为此爱之,况于人乎?”。

    成语出处:语出《诗经・大雅・行苇》:“敦彼行苇,牛羊勿践履,方苞方体,维叶泥泥。”郑玄笺:“草木方茂盛,以其终将为人用,故周之先王为此爱之,况于人乎?”

  • 猕猴骑土

    mí hóu qí tǔ niú

    成语解释:比喻职位提升很慢。

    成语出处:西晋・陈寿《三国志・魏书・邓艾传》引《世语》:“君,名公之子,少有文采,故守吏职;猕猴骑土牛,又何迟也。”

  • 争猫丢

    zhēng māo diū niú

    成语解释:比喻贪小失大。

    成语出处:清・李绿园《歧路灯》第70回:“真正是争得猫儿丢了牛。”

  • 床下

    chuáng xià niú dòu

    成语解释:听到床下蚂蚁动,误以为牛在相斗。形容体衰耳聪,极度过敏。

    成语出处:《晋书・殷仲堪传》:“仲堪父尝患耳聪,闻床下蚁动,谓之牛斗。”

  • 归马

    fàng niú guī mǎ

    成语解释:把作战用的牛马牧放。比喻战争结束,不再用兵。

    成语出处:《尚书・武成》:“乃偃武修文,归马于华山之阳,放牛于桃林之野,示天下弗服。”

  • 归马放

    guī mǎ fàng niú

    成语解释:把作战用的牛马牧放。比喻战争结束,不再用兵。

    成语出处:《尚书・武成》:“乃偃武修文,归马于华山之阳,放牛于桃林之野,示天下弗服。”

  • 版筑饭

    bǎn zhù fàn niú

    成语解释:版筑,造土墙;饭牛,喂牛。后以之为贤臣出身微贱之典。

    成语出处:《书・说命上》载:相传商代贤者傅说筑于傅岩,武丁用以为相。《吕氏春秋・举难》载:春秋时卫国贤者宁戚饭牛车下,扣牛角而歌,桓公异之,拜为上卿。

  • 宁为鸡口,无为

    nìng wéi jī kǒu , wú wéi niú hòu

    成语解释:比喻宁居小者之首,不为大者之后。

    成语出处:西汉・刘向《战国策・韩策一》:“臣闻鄙语曰:‘宁为鸡口,无为牛后。’今大王西面交臂而臣事秦,何以异于牛后?”

  • 宁为鸡口,毋为

    nìng wéi jī kǒu , wú wéi niú hòu

    成语解释:比喻宁居小者之首,不为大者之后。同“宁为鸡口,无为牛后”。

    成语出处:章炳麟《社会通诠商兑》:“宁为鸡口,毋为牛后,与使他人啖我而饱也,宁自啖而不足。”

  • 呼马呼

    hū mǎ hū niú

    成语解释:呼:称呼。
    叫我牛也好,叫我马也好,我不在乎。

    成语出处:明・冯惟敏《耍孩儿・十自由》:“论理法难听受,总不如装聋塞耳,一任他呼马呼牛。”

  • 作马

    zuò niú zuò mǎ

    成语解释:牛、马:比喻供人使唤的人。
    指被当作牛马驱使。

    成语出处:宋・释道原《景德传灯录・韶州云门山爽和尚》:“问‘受施主供养将何报答?’师曰:‘作牛作马。’”

© 2017-2025 古诗网 | 古诗大全 | 诗词名句 | 国学典籍

粤ICP备20220327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