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古诗网
  2. 成语词典
  3. 牛的成语

牛的成语(共220个)

  • 刀小试

    niú dāo xiǎo shì

    成语解释:牛刀:宰牛的刀。
    用宰牛刀在小生物身上做试验。比喻有大本领而先在小事上略微施展一下。

    成语出处:宋・苏轼《送欧阳主簿赴官韦城》诗:“读遍牙签三万轴,欲来小邑试牛刀。”

  • 拍马

    chuī niú pāi mǎ

    成语解释:吹嘘奉承。

    成语出处:鲁迅《伪自由书・后记》:“我想假如曾某能把那种吹牛拍马的精力……用到求实学一点上,所得不是要更多些吗?”

  • 喘月

    wú niú chuǎn yuè

    成语解释:吴牛:指产于江淮间的水牛。
    吴地水牛见月疑是日,因惧怕酷热而不断喘气。比喻因疑心而害怕。

    成语出处:汉・应劭《风俗通》:“吴牛望月则喘;使之苦于日,见月怖,喘矣!”

  • 气壮如

    qì zhuàng rú niú

    成语解释:气很盛;但使人觉得笨拙。

    成语出处:刘玉民《骚动之秋》第十章:“‘我园艺场是书记的十大台柱子之一!’他会气壮如牛地告诉你。”

  • 吼地

    yī niú hǒu dì

    成语解释:谓牛鸣声可及之地。喻距离较近。

    成语出处:《翻译名义集・数量》:“拘卢舍,此云五百弓,亦云一牛吼地,谓大牛鸣声所极闻。或云一鼓声。《俱舍》云二里,《杂宝藏》云五里。”

  • 茧丝

    jiǎn sī niú máo

    成语解释:形容功夫细密。

    成语出处:明・郎瑛《七修续稿・诗文》:“茧丝牛毛,充栋汗牛,字书之繁也;道听涂说,井蛙瓮鸡,学识之拘也。”

  • 喘月吴

    chuǎn yuè wú niú

    成语解释:比喻因受某事物之苦而畏惧其类似者。

    成语出处:五代 谭用之《寄王侍御》诗:“喘月吴牛知夜至,嘶风胡马识秋来。”

  • 毛细雨

    niú máo xì yǔ

    成语解释:指极细的小雨。

    成语出处:清・梁绍壬《两般秋雨庵随笔》第五卷:“牛毛细雨送斜阳。”

  • 负重

    rú niú fù zhòng

    成语解释:像牛负担着沉重的东西。比喻负担很重。

    成语出处:《佛说四十二章经》:“夫为道者,如牛负重,行深泥中。”

  • 舐犊

    lǎo niú shì dú

    成语解释:舐:舔;犊:小牛。
    老牛舔着小牛。比喻做父母的怜爱儿女。

    成语出处:南朝・宋・范晔《后汉书・杨彪传》:“子修为曹操所杀,操见彪问曰:‘公何瘦之甚?’对曰:‘愧无日磾先见之明,犹怀老牛舐犊之爱。’”

  • 鼎烹鸡

    niú dǐng pēng jī

    成语解释:用煮一头牛的大锅煮一只鸡。比喻大材小用。

    成语出处:《后汉书・边让传》:“函牛之鼎以烹鸡,多汁则淡而不可食,少汁则熬而不可熟。”

  • 郎织女

    niú láng zhī nǚ

    成语解释:牛郎织女是从牵牛星和织女星两个星名衍化而成的传统神话中的两个主角。传说织女是天帝的孙女;织造云锦;但跟牛郎结婚以后;就中断织锦;致使天帝震怒;责令分离;每年七夕准相会一次。现比喻夫妻长期分离。

    成语出处:《群音类选・南西厢记》:“你影只形单,羞睹牛郎织女星。”

  • 气喘如

    qì chuǎn rú niú

    成语解释:形容大声喘气的模样。

    成语出处: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三十九回:“脸是喝了个漆紫,连乐带忙,一头说着,只张着嘴,气喘如牛的拿了条大手巾擦那脑门子上的汗。”

  • 蹊田夺

    xī tián duó niú

    成语解释:蹊:践踏;夺:强取。
    因牛践踏了田,抢走人家的牛。比喻罪轻罚重。

    成语出处:春秋・左丘明《左传・宣公十一年》:“‘牵牛以蹊人之田,而夺之牛。’牵牛以蹊者,信有罪矣;而夺之牛,罚已重矣。”

  • 角尖

    zuān niú jiǎo jiān

    成语解释:比喻费力研究不值得研究或无法解决的问题。也指思想方法狭窄。

    成语出处:老舍《神拳》第三幕:“凡事都要留有余地,别死钻牛角尖。”

© 2017-2025 古诗网 | 古诗大全 | 诗词名句 | 国学典籍

粤ICP备20220327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