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的成语(共97个)
登庸纳揆
成语解释:登庸:皇帝登基;纳揆:任命宰相。
皇帝登基,任命宰相。比喻政权刚刚建立。成语出处:唐・魏征《隋书・高祖纪》:登庸纳揆之时,草昧经纶之日。
登手登脚
成语解释:用力地伸缩蹬动手脚。
成语出处:明・兰陵笑笑生《金瓶梅词话》第五十二回:孩子便躺在席上登手登脚的怪哭,并不知金莲在那里。
登龙有术
成语解释:登龙:登龙门;有术:有谋略,有飞黄腾达,致身显贵的谋术。
即有一套钻营高升的本领。登山陟岭
成语解释:陟:蹈、踏。
即翻山越岭。形容旅途艰辛劳累。登山逾岭
成语解释:形容长途跋涉,旅途艰辛。
成语出处:明・郭勋《英烈传》第42回:“且说陈友定从厕中跳墙而逃,恐大路上或有军马追赶,也向东南角上登山逾岭,径寻鹤鸣山一路行走。”
平地登云
成语解释:见“平地青云”。
成语出处:明・兰陵笑笑生《金瓶梅》第29回:“若你克我者为官鬼,必主平地登云之喜,添官进禄之荣。”
反行两登
成语解释:行:做,行事;登:通“得”,取得,获得。
从反面着手行事收到正反两面的效果。成语出处:战国・卫・商鞅《商君书・徕民》:“此其损敌也,与战胜同实;而秦得之以为粟,此反行两登之计也。”
韩信登坛
成语解释:汉王刘邦设立拜将坛,用极为隆重的仪式拜韩信为大将军。后指授予要职,委以重任。
成语出处:西汉・司马迁《史记・淮阴侯列传》:何曰:‘王素慢无礼,今拜大将如呼小儿耳,此乃信所以去也。王必欲拜之,择良日,斋戒,设坛场,具礼,乃可耳。’王许之。
龙断可登
成语解释:谓可经营得利。龙,通“垄”。
龙断之登
成语解释:谓谋利求财。龙,通“垄”。
名登鬼录
成语解释:鬼录:也叫“鬼箓”,旧时迷信的人指冥间死人的名册。
名字已登上鬼录了。指人将要死亡或已经死亡。成语出处:三国・魏・曹丕《与吴质书》:顷撰其遗文,都为一集,观其姓名,已为鬼录。
年登花甲
成语解释:花甲:用干支纪年,指六十岁。
年纪已到六十岁。平步登云
成语解释:平步:平地迈步。
比喻一下子就达到很高的地位或境界。成语出处:明・东鲁古狂生《醉醒石・假虎威古玩流殃》:“得了个官……这便是平步登云,落了好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