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古诗网
  2. 成语词典
  3. 登的成语

登的成语(共97个)

  • 山踄岭

    dēng shān bù lǐng

    成语解释:踄:同“步”,蹈,走。
    形容长途跋涉,路途辛苦。

    成语出处:明・吴承恩《西游记》第68回:“我那顽徒,俱是山野庸才,只会挑包背马,转涧寻波,带领贫僧登山踄岭。”

  • 咸五

    xián wǔ dēng sān

    成语解释:《史记·司马相如列传》:“方将增泰山之封,加梁父之事,鸣和鸾,扬乐颂,上咸五,下登三。
    ”《汉书·司马相如传下》引此文,颜师古注:“咸,皆也,言汉德与五帝皆盛,而登于三王之上也。
    ”后因以“咸五登三”谓帝德广被,同于五帝而超于三王。

    成语出处:西汉・司马迁《史记・司马相如列传》:“方将增泰山之封,加梁父之事,鸣和鸾,扬乐颂,上咸五,下登三。”《汉书・司马相如传下》引此文,颜师古注:“咸,皆也,言汉德与五帝皆盛,而登于三王之上也。”

  • 白鱼

    bái yú dēng zhōu

    成语解释:为殷亡周兴之兆。同“白鱼入舟”。

    成语出处:《汉书・终军传》:“盖六鶂退飞,逆也;白鱼登舟,顺也。”颜师古注引臣瓒曰:“谓武王伐殷而鱼入王舟,象征而必获,故曰顺也。”

  • 从善如

    cóng shàn rú dēng

    成语解释:指为善如登山那样不易,比喻学好很难。

    成语出处:《国语・周语下》:“谚曰:从善如登,从恶如崩。”韦昭注:“如登,喻难;如崩,喻易。”

  • 界游方

    dēng jiè yóu fāng

    成语解释:登上天界,游历四方。指周游世界。

    成语出处:明・吴承恩《西游记》第一回:“猴王叩头道:‘弟子飘洋过海,登界游方,有十数个年头,方才访到此处。’”

  • 入阁

    rù gé dēng tán

    成语解释:犹命相拜将。谓荣任高官显爵。

    成语出处: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24回:“列公,你只看他这点遭际,我觉得比入阁登坛金闺紫诰还胜几分。”

  • 徒子

    dēng tú zǐ

    成语解释:登徒:姓。
    子:男子的通称。
    战国宋玉《登徒子好色赋》中的人物。后指代好色之徒。

  • 不能大雅之堂

    bù néng dēng dà yǎ zhī táng

    成语解释:形容不够文雅。

  • 泰山而小天下

    dēng tài shān ér xiǎo tiān xià
  • 行善如,行恶如崩

    xíng shàn rú dēng , xíng è rú bēng

    成语解释:比喻做好事就像登山一样困难,做干事就像山崩溃那样容易。

  • 行远自迩,高自卑

    xíng yuǎn zì ěr , dēng gā zì bēi

    成语解释:《礼记·中庸》:“君子之道,辟如行远必自迩,辟如登高必自卑。
    ”。

    成语出处:《礼记・中庸》:君子之道,辟如行远必自迩,辟如登高必自卑。

  • 龙门,声价百倍

    yī dēng lóng mén , shēng jià bǎi bèi

    成语解释:龙门,比喻贵人所居住的地方。全句是说一旦登上贵人之门,声价随即提高。比喻一与德高望重的人接近后,自己的身分地位随著增加。

    成语出处:后汉书李膺传:“士有被其容接者,名为登龙门。”李白与韩荆州书:“一登龙门,则声价十倍。”

  • 山越岭

    dēng shān yuè lǐng

    成语解释:形容长途跋涉,旅途艰辛。

    成语出处:明・吴承恩《西游记》第一百回:“幸亏他登山越岭,跋涉崎岖,去时骑坐,来时驮经,亦甚赖其力也。”

  • 年谷不

    nián gǔ bù dēng

    成语解释:年谷:一牛收获的谷物;登:成熟,完成。
    指年成很差,荒年。

    成语出处:《礼记・曲礼下》:“岁凶,年谷不登。”

  • 比岁不

    bǐ suì bù dēng

    成语解释:比:屡屡;频频。
    农业连年歉收。

    成语出处:《汉书・成帝纪》:“关东比岁不登,吏民以义收食贫民、人谷物助县官赈赡者,已赐直。”

© 2017-2025 古诗网 | 古诗大全 | 诗词名句 | 国学典籍

粤ICP备20220327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