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的成语(共84个)
- 人要衣装,佛要金装- 成语解释:人要靠衣饰打扮,就如同佛像要靠黄金来装饰一样。强调人需要靠衣饰的装扮,才会有体面的外表。 - 成语出处:沈自晋望湖亭传奇:“虽然如此,佛是金妆,人是衣妆,打扮也是极要紧的。” 
- 一人吃斋,十人念佛- 成语解释:吃斋:相信佛教的人吃素;念佛:念佛经。 
 一个人吃素会带动许多人念佛经。比喻一个人做某种事情,带动好多人也去做。- 成语出处:明・罗贯中《平妖传》第七回:常言道:一人吃斋,十人念佛。因这场巡检夫妻好道,连这老门公也信心的。 
- 一佛出世- 成语解释:①佛教认为世界每经历一小劫,有一佛出世。②引申为难得之意。③犹一佛出世,二佛生天。 - 成语出处:明・施耐庵《水浒传》第九回:“[差拨]把林冲骂得一佛出世,那里敢抬头应答。” 
- 佛性禅心- 成语解释:谓佛教徒一意修行、清静寂定之心性。 - 成语出处:《水浒传》第四五回:“那众僧都在法坛上看见了这妇人,自不觉都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一时间愚迷了佛性禅心,拴不定心猿意马。” 
- 佛旨纶音- 成语解释:纶音:皇帝的诏令。 
 菩萨的旨意,皇帝的诏令。指必须遵行的号令。- 成语出处: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40回:“便是佛旨纶音,要把她送到龙宫去,作个龙女,也许是万两黄金,买不动她那不字儿。” 
- 佛面刮金- 成语解释:在佛的脸上搜刮金子。比喻从不该侵犯的地方或从有限的一点油水中竭力搜刮、掠取。 - 成语出处:宋・刘克庄《盗以蔡端明墓一首,和竹溪韵》:英魂久向兹埋玉,佛面今为汝削金。 
- 佛心蛇口- 成语解释:比喻话虽说得好听,心肠却极狠毒。 
- 纶音佛语- 成语解释:比喻不由得不服从的话。 
- 见佛不拜- 成语解释:看见佛像,却不上前叩拜。比喻自有主张。 - 成语出处:宋・释普济《五灯会元》:有云,二十四腊,逍遥自在,逢人则喜,见佛不拜。……有僧问曰:‘既见佛,为甚不拜?’曰:‘家无二主。’ 
- 开佛光明- 成语解释:指雕塑或绘画佛像,最后点眼睛。 - 成语出处:明・冯梦龙《喻世明言》卷四:渭选四月初八日,我佛诞辰,启建道场,开佛光明。 
- 青灯古佛- 成语解释:青荧的油灯和年代久远的佛像。借指佛门寂寞的生涯。 - 成语出处: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一一八回:“可怜绣户侯门女,独卧青灯古佛旁!” 
- 神佛不佑- 成语解释:佑:保佑。 
 形容人作恶多端或行为恶劣,连神仙和佛祖都不保佑。
- 绣佛长斋- 成语解释:绣佛:刺绣的佛像;长斋:终年吃素。 
 形容修行信佛。- 成语出处:清・百一居士《壶天录》中卷:“君来,固可图白头偕老,否则,绣佛长斋以了余生。” 
- 佛法无边- 成语解释:佛的法力精深广博,有如汪洋大海没有边际。比喻神通广大,没有办不到的事。 - 成语出处:大乘起信论因缘分:“为欲总摄如来广大,深法无边义故,应说此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