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的成语(共84个)
放下屠刀,立便成佛
成语解释:放:安放,搁置;屠刀:宰杀牲畜的刀。
佛教语,劝人改恶从善。比喻作恶的人决心改过,就能变成好人。成语出处:明・彭大翼《山堂肆考・微集》第一卷:“屠儿在涅槃会上,放下屠刀,立便成佛。”
铁佛伤心,石人落泪
成语解释:铁铸的佛会伤心,石雕的人会掉泪。形容极其悲惨可怜。
成语出处: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19回:“这场哭,直哭得铁佛伤心,石人落泪……大约要算这位姑娘从她父亲死后,直到如今,憋了许多年的第一副热泪。”
一佛升天,二佛出世
成语解释:升天:死亡;出世:生。
佛出生又死去。指活过来又死去。成语出处:《慈禧太后演义》第六回:“那拉懿嫔回忆旧日慈眷,格外悲戚,哭得一佛升天,二佛出世,几乎有痛不欲生的形状。”
著粪佛头
成语解释:著:同“着”。
往佛像的头上拉粪。比喻美好的事物被亵渎、玷污。成语出处:郭沫若《创造十年续编》:“达夫的《沉沦》,资平的《冲积期化石》,都曾叫我作序,但我都没有著粪佛头。”
长斋礼佛
成语解释:长斋:终年吃素。
吃长斋于佛像之前。形容修行信佛。成语出处:唐・杜甫《饮中八仙歌》:“苏晋长斋绣佛前,醉中往往爱逃禅。”
佛头加秽
成语解释:比喻不好的东西放在好东西上面,玷污的好的东西。
成语出处:宋・释道原《景德传灯录》卷七:“崔相公入寺,见鸟雀于佛头上放粪,乃问师曰:‘鸟雀还有佛性也无?’师曰:‘有。’崔曰:‘为什么向佛头上放粪?’师曰:‘是伊为什么不向鹞子头上放?’”
见性成佛
成语解释:性:本性。
佛教禅宗认为只要“识自本心,见自本性”,就可以成佛。成语出处:宋・释惟白《续传灯录》卷五:“久参泐潭,潭因问:‘禅师西来单传心印直指人心,见性成佛,子作么生会?’师曰:‘某甲不会。’”
即心是佛
成语解释:佛:佛陀。
佛教禅宗认为修行无须他求,只要求之于内心,便可以悟道成佛。成语出处:宋・释道原《景德传灯录》第七卷:“初参大寂,问如何是佛。大寂云:‘即心是佛。’师即大悟。”
阿弥陀佛
成语解释:佛教用语;梵语的译音;也译作无量寿佛或无量光佛。佛教用以指西方极乐世界最大的佛。信佛的人用作口头诵颂的佛号;表示祈祷祝福或感谢神灵的意思。
成语出处:元・张国宾《合汗衫》第四折:“张寿友曰:'阿弥陀佛,这个是谁?'卜儿云:'这便是媳妇儿。'”
万家生佛
成语解释:旧时指受百姓爱戴的地方官。
成语出处:宋・戴翼《贺陈待制启》:“福星一路之歌谣,生佛万家之香火。”
皈依佛法
成语解释:皈依:信仰佛教者的入教仪式,因对佛、法、僧三宝表示归顺依附,亦称“三皈依”;佛法:佛教教义。
指信佛,比喻对人很顺从。成语出处:李脃人《暴风雨前》:“啥都不怕,歪得像一只老虎,如今武松进门,就皈依佛法了。”
拣佛烧香
成语解释:比喻看人行事或待人有厚薄。
成语出处:唐・寒山《诗》之一五九:“择佛烧好香,拣僧归供养。”
长斋绣佛
成语解释:长斋:终年吃素;绣佛:刺绣的佛像。
吃长斋于佛像之前。形容修行信佛。成语出处:唐・杜甫《饮中八仙歌》:“苏晋长斋绣佛前,醉中往往爱逃禅。”
呵佛骂祖
成语解释:原指如果不受前人拘束,就可以突破前人。后比喻没有顾虑,敢做敢为。
成语出处:宋・释道原《景德传灯录・宣鉴禅师》:“是子将来有把茅盖头,呵佛骂祖去在。”
成佛作祖
成语解释:佛教语。谓修成佛道,成为祖师。亦以喻获得杰出成就。
成语出处:《白雪遗音・马头调・小尼姑》:“成佛作祖待作甚么?陈妙常也曾还俗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