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的成语(共84个)
- 借花献佛- 成语解释:用别人的花进献给菩萨。比喻拿别人的东西做人情。 - 成语出处:元・萧德祥《杀狗劝夫》:“既然哥哥有酒,我们借花献佛,与哥哥上寿咱。” 
- 立地成佛- 成语解释:佛家劝善之语;禅宗认为人人都有佛性;只要弃恶从善;立即可以成佛。 - 成语出处:宋・释普济《五灯会元》:“广额正是个杀人不眨眼底汉,放下屠刀,立地成佛。” 
- 佛眼佛心- 成语解释:比喻善意看待别人。 - 成语出处:孙梨《白洋淀纪事・光荣》:“你还是佛眼佛心,把人全当成好人。” 
- 泥多佛大- 成语解释:泥土越多,佛像就塑得越大。比喻底子厚或增加进来的多成就就大。 - 成语出处:宋・释惟白《续传灯录・天童昙华禅师》:“十五日已前,水长船高;十五日已后,泥多佛大。” 
- 求神拜佛- 成语解释:礼拜神仙,请求保佑。 - 成语出处:明・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第13卷:“有一富民姓严,夫妻两口儿过活,三十岁上无子,求神拜佛,无时无处不将此事挂在念头上。” 
- 佛高一尺,魔高一丈- 成语解释:原为佛家告诫修行者,要警惕外界诱惑。佛,指佛法;魔,指魔法。后用以比喻一方势力(多指正义的)增长,与之对立的另一方势力(多指非正义的)则加倍增长。 - 成语出处:明・李贽《与梅衡湘书》:“‘佛高一尺,魔高一丈。’昔人此言,只要人知有佛即有魔,如形之有影,声之有响,必然不相离者。” 
- 佛是金装,人是衣装- 成语解释:意为佛像的光彩要靠涂金,人样的俊俏要靠衣饰。比喻人内里不足,要靠外表。 - 成语出处:明・冯梦龙《醒世恒言》第一卷:“常言道:佛是金装,人是衣装。” 
- 僧来看佛面- 成语解释:僧:和尚。 
 和尚来了要看在佛的面子招待他。比喻看有关人士的面子对待来者。- 成语出处: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二回:“这个人是你王公公荐来的,僧来看佛面,不可轻慢于他。” 
- 送佛送到西- 成语解释:比喻做好事做到底。 - 成语出处: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九回:“姐姐原是为救安公子而来,如今自然送佛送到西天。” 
- 送佛送到西天- 成语解释:比喻做好事做到底。 - 成语出处: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九回:“姐姐原是为救安公子而来,如今自然送佛送到西天。” 
- 一佛出世,二佛涅槃- 成语解释:佛家称生为“出世”,死为“涅槃”。指死去活来。 - 成语出处:明・施耐庵《水浒传》第三十九回:“打得宋江一佛出世,二佛涅槃,皮开肉绽,鲜血淋漓。” 
- 不看佛面看金面- 成语解释:不看那方面的情面,也要看这方面的情面。 - 成语出处:王统照《银龙集・站长》:“我如果是个连长,或是个把书记官,不看佛面看金面,还有这场事?” 
- 不看金面看佛面- 成语解释:不看那方面的情面,也要看这方面的情面。 - 成语出处:浩然《艳阳天》第12章:“不看金面看佛面,冲着不懂事的孩子,你得救救命啦。” 
- 佛是金妆,人是衣妆- 成语解释:指佛靠金子装点,人靠衣饰打扮。比喻人内里不足,要靠外表。 - 成语出处:清・沈自晋《望湖亭・自嗟》:“虽然如此,佛是金妆,人是衣妆,打扮也是极要紧的。” 
- 一佛出世,二佛升天- 成语解释:死去活来之意。出世,生;生天,死。 - 成语出处:明・冯梦龙《醒世恒言》第三十八卷:“[李清]直等到一佛出世,二佛升天,方才有个青衣童子开门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