鹤的成语(共138个)
风声鹤唳
成语解释:唳:鹤鸣声。
风吹的响声和仙鹤的叫声。形容惊慌失措;或自相惊扰。成语出处:唐・房玄龄《晋书・谢玄传》:“闻风声鹤唳,皆以为王师已至。”
童颜鹤发
成语解释:颜:脸色。
仙鹤羽毛似雪白的头发,孩子似的红润的面色。形容老年人气色好。成语出处: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15回:“策见其人,童颜鹤发,飘然有出世之姿。”
惭凫企鹤
成语解释:比喻惭愧自己的短处,羡慕别人的长处。
成语出处: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养气》:“若夫器分有限,智用无涯,或惭凫企鹤,沥辞镌思。”
鹤立鸡群
成语解释:像仙鹤立在鸡群之中。比喻才能或仪表出众。
成语出处: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容止》:“有人语王戎曰:‘嵇延祖卓卓如野鹤之在鸡群。’”
枭心鹤貌
成语解释:比喻心恶貌善。
成语出处:唐・元稹《有鸟》诗:“千年不死伴灵龟,枭心鹤貌何人觉。”
鹤怨猿惊
成语解释:形容对官场厌倦,有意归隐的心情。
成语出处:宋・辛弃疾《沁园春・带湖新居将成》词:“三径初成,鹤怨猿惊,稼轩未来。”
龟年鹤寿
成语解释:相传龟、鹤寿有千百之数,因以“龟年鹤寿”比喻人之长寿。或用作祝寿之词。
成语出处:唐・李商隐《祭张书记文》:“神道甚微,天理难究,桂蠹兰败,龟年鹤寿。”
鹤困鸡群
成语解释:比喻才能出众的人沦落于平庸之辈当中。
成语出处:清・李渔《闲情偶寄・演习・教白》:“苟得其人,必破优伶之格以待之,不则鹤困鸡群,与侪众无异。”
鹤发童颜
成语解释:鹤发:白白的头发;童颜:红红的面色。
满头白发;面色像孩童一样红润。形容老年人气色好;有精神。成语出处:唐・田颖《玉山堂诗文集・梦游罗浮》:“自言非神亦非仙,鹤发童颜古无比。”
鸡皮鹤发
成语解释:皮肤发皱,头发苍白。指老人。
成语出处:唐玄宗《傀儡吟》:“刻木牵丝作老翁,鸡皮鹤发与真同。”
云中白鹤
成语解释:象云彩中的白鹤一般。比喻志行高洁的人。
成语出处:西晋・陈寿《三国志・魏志・邴原传》裴松之注引《原别传》:“邴君所谓云中白鹤,非鹑鷃之网所能罗矣。”
不舞之鹤
成语解释:舞:舞蹈。
不舞蹈的鹤。比喻名不副实的人。也用来讥讽人无能。成语出处: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排调》:“昔羊叔子有鹤善舞,尝向客称之,客试使驱来,氃氋不肯舞。”
孤云野鹤
成语解释:旧指闲散自在,不求名利的人。
成语出处:唐・刘长卿《送方外上人》诗:“孤云将野鹤,岂向人间住。”
闲云野鹤
成语解释:闲:无拘束。
飘浮的云,野生的鹤。旧指生活闲散、脱离世事的人。成语出处:宋・尤袤《全唐诗话》卷六:“州亦难添,诗亦难改,然闲云孤鹤,何天而不可飞。”
梅妻鹤子
成语解释:以梅为妻,以鹤为子。比喻清高或隐居。宋·林逋隐居西湖孤山,植梅养鹤,终生不娶,人谓“梅妻鹤子”。
成语出处:宋・沈括《梦溪笔谈・人事二》:“林逋隐居杭州孤山,常畜两鹤,纵之则飞入云霄,盘旋久之,復入笼中。逋常泛小艇,游西湖诸寺。有客至逋所居,则一童子出应门,延客坐,为开笼纵鹤。良久,逋必棹小船而归。盖尝以鹤飞为验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