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古诗网
  2. 成语词典
  3. 父的成语

父的成语(共64个)

  • 母恩勤

    fù mǔ ēn qín

    成语解释:指父母养育子女的恩惠和辛劳。

    成语出处:《诗经・豳风・鸱鸮》:“恩斯勤斯,鬻子之闵斯。”

  • 母遗体

    fù mǔ yí tǐ

    成语解释:人是父母所生,指自己的身体。

    成语出处:西汉・戴圣《礼记・祭义》:“身也者,父母之遗体也。”

  • 献曝

    tián fǔ xiàn pù

    成语解释:田父:老农;曝:晒。
    老农将晒太阳取暖的方法献给国君。常作向人献物或献计的谦词。

    成语出处:《列子・杨朱篇》:“宋国有田夫,常衣缊黂,仅以过冬。暨春东作,自曝于日,不知天下之有广厦隩室,緜纩狐狢。顾谓其妻曰:‘负日之暄,人莫知者,以献吾君,将有重赏。’”

  • 之疑

    lín fù zhī yí

    成语解释:邻父:指邻居的老年人。
    比喻那些心存偏见而喜欢主观用事的人。

    成语出处:《韩非子・说难》:宋有富人,天雨坏墙,其子曰:‘不筑,必将有盗。’其邻人之父亦云。暮而果大亡其财。其家甚智其子,而疑邻人之父。此二人说者皆当矣,厚者为戮,薄者见疑。

  • 之获

    tián fù zhī huò

    成语解释:田父:农夫;获:得到。
    指不费力气而轻易得到的好处。

    成语出处:西汉・刘向《战国策・齐策》:“田父见之,无劳倦之苦,而擅其功。”

  • 紫儿朱

    fù zǐ ér zhū

    成语解释:紫:唐代三品以上的官服;朱:唐代五品以上的官服。
    指父子均为高官。

    成语出处:清・蒲松龄《聊斋志异・续黄粱》:“一言之合,荣膺圣眷,父紫儿朱,恩宠为极。”

  • 析子荷

    fù xī zǐ hé

    成语解释:父劈柴,子担柴。比喻子孙继承父辈的未竟之业。

    成语出处:唐・白居易《唐故潮州长城县令博陵崔府君神道碑铭》:“大丈夫贮蓄材术,树置功利,鎡基富贵,焯耀家邦,不当其身,而得于后;父析子荷,相去几何?”

  • 母之国

    fù mǔ zhī guó

    成语解释:自己出生的国家。指祖国。

    成语出处:西汉・司马迁《史记・仲尼弟子列传》:“大鲁,坟墓所处,父母之国,国危如此,二三了何为莫出?”

  • 蚕母

    gǔ fù cán mǔ

    成语解释:指传说中的农桑之神。

    成语出处:宋・曾慥《类说・续仙传》:“世人厌弃五谷,地司已收其种矣,可相率祈谢谷父蚕母,当致丰穰。”

  • 家人

    jiā rén fù zǐ

    成语解释:家人:一家人。
    指一家人。

    成语出处:唐・柳宗元《桐叶封弟辩》:“且家人父子尚不能以此自克,况号为君臣者耶?”

  • 之仇

    shā fù zhī chóu

    成语解释:旧时指最大的仇恨。

    成语出处:《礼记・曲礼上》:父之仇,弗与共戴天。

  • 缇萦救

    tí yíng jiù fù
  • 慈母

    yán fù cí mǔ

    成语解释:严:严格;慈:慈爱。
    严厉的父亲,慈祥的母亲。

    成语出处:晋・夏侯湛《昆弟诰》:“纳诲于严父慈母。”

  • 子孝

    zǐ xiào fù cí

    成语解释:儿女孝顺,父母慈爱。同“父慈子孝”。

    成语出处:春秋・左丘明《左传・隐公三年》:“君义、臣行、父慈、子孝、兄爱、弟敬,所谓六顺也。” 宋・朱熹《朱子语类》卷十六:“须是就君仁臣敬、子孝父慈与国人信上推究精微,各有不尽之理。”

  • 坐无尼

    zuò wú ní fù

    成语解释:尼父,孔子︵字仲尼︶的尊称。全句是说在坐者没有人像孔子一般的贤圣。比喻缺乏能辨别贤才的圣人。

    成语出处:晋书谢尚传:“尚字仁祖,鲲之子也,八岁神悟夙成,鲲尝携之送客,或曰:『此儿一坐之颜回也。』尚应声答曰:『坐无尼父,焉别颜渊。』席宾莫不叹异。”夙,早。

© 2017-2025 古诗网 | 古诗大全 | 诗词名句 | 国学典籍

粤ICP备20220327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