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古诗网
  2. 成语词典
  3. 肉的成语

肉的成语(共186个)

  • 山酒海

    ròu shān jiǔ hǎi

    成语解释:肉积得像山一样高,酒像海水一样多。形容丰盛的酒席。

    成语出处:三国・魏・曹植《与吴季重书》:“原举泰山以为肉,倾东海以为酒。”

  • 复生

    bì ròu fù shēng

    成语解释:髀:大腿。
    因为长久不骑马,大腿上的肉又长起来了。形容长久过着安逸舒适的生活,无所作为。

    成语出处:晋・陈寿《三国志・蜀书・先主传》“荆州豪杰归先主者日益多,表疑其心,阴御之。”裴松之注引晋・司马彪《九州春秋》:“吾常身不离鞍,髀肉皆消;今不复骑,髀里肉生,日月若驰,老将至矣。

  • 皮开

    pí kāi ròu zhàn

    成语解释:绽:裂开。
    皮肉都裂开。形容被殴打得伤势极重。

    成语出处:元・郑廷玉《楚昭王疏者下船》:“打得皮开肉绽碎了骨头。”

  • 横飞

    xuè ròu héng fēi

    成语解释:形容因遭受战争或其他意外灾祸死伤时;血肉四溅的惨状。横飞:乱飞。

    成语出处:清・陈天华《狮子吼》第八回:“即有几个如狼似虎的狱吏,各执竹条,纵横乱打,打得血肉横飞,足足打了四个小时,方才丧命。 ”

  • 相连

    xuè ròu xiāng lián

    成语解释:像血和肉一样互相联系着。比喻关系非常密切;不可分离。

    成语出处:宋・洪迈《夷坚丁志・雷击王四》:“趋视之,二百钱乃在其胁下皮内,与血肉相连。”

  • 衣锦食

    yī jǐn shí ròu

    成语解释:穿锦绣衣裳,吃肉食。形容生活富足。亦借指居官食禄。

    成语出处:《商君书・算地》:“刑人有列,则君子下其位;衣锦食肉,则小人冀其利。”《前汉书平话续集》卷上:“信(韩信)望衣锦食肉,谁指望夺印怀仇,不似芒荡山下累求良士。”

  • 有血有

    yǒu xuè yǒu ròu

    成语解释:有生命;有活力;形容文艺作品形象生动;内容充实。

    成语出处:秦牧《艺海拾贝・核心》:“但是总觉得那种思想交锋并不是有声有色,有血有肉,语言独特,激动人心的。”

  • 骨腾

    gǔ téng ròu fēi

    成语解释:腾:跳跃。
    形容奔弛迅速。也形容神魂飘荡。

    成语出处:汉・赵晔《吴越春秋・阖闾内传》:“走追奔兽,手接飞鸟,骨腾肉飞,拊膝数百里。”

  • 跳心惊

    ròu tiào xīn jīng

    成语解释:形容担心祸事临头或遇到非常可怕的事,十分害怕不安。

    成语出处:清・曹雪芹《红楼梦》第101回:“凤姐此时肉跳心惊,急急的向秋爽斋来。”

  • 眼愚眉

    ròu yǎn yú méi

    成语解释:比喻见识浅陋。

    成语出处:元・高文秀《黑旋风》第三折:“畅道天理难欺,人心怎昧,则他这肉眼愚眉,把一个黑旋风爹爹敢来也认不得。”

  • 未寒

    gǔ ròu wèi hán

    成语解释:骨肉尚未冷透。指人刚死不久。

    成语出处: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54回:“中年丧妻,大不幸也。骨肉未寒,安忍便议亲。”

  • 模糊

    xuè ròu mó hū

    成语解释:血流肉烂,无法辨认器官肢体。形容死亡或受伤的惨状。

    成语出处:冯玉祥《我的生活》第24章:“弟兄们让不开路,被火车碾的断腰折骨,血肉模糊。”

  • 麻当有趣

    ròu má dāng yǒu qù

    成语解释:比喻去欣赏一些无聊的事。

    成语出处:鲁迅《古书与白话》:“可是竟又会有‘肉麻当有趣’,述说得津津有味的,天下事真是千奇百怪。”

  • 起死人而白骨

    qǐ sǐ rén ér ròu bái gǔ

    成语解释:把死人救活,使白骨再长出肉来。比喻给人以再造之恩。也比喻言词委婉动听,将死的也说活了。

    成语出处:《国语・吴语》:“君王之于越也,繄起死人而肉白骨也。”

  • 癞虾蟆想吃天鹅

    lài xiā má xiǎng chī tiān é ròu

    成语解释:比喻人没有自知之明,一心想得到不能到手的东西。痴心妄想。

    成语出处:清・曹雪芹《红楼梦》第11回:“平儿说道:‘癞虾蟆想吃天鹅肉,没人伦的混帐东西,起这样念头,叫他不得好死。’”

© 2017-2025 古诗网 | 古诗大全 | 诗词名句 | 国学典籍

粤ICP备20220327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