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古诗网
  2. 成语词典
  3. 肉的成语

肉的成语(共186个)

  • 亲如骨

    qīn rú gǔ ròu

    成语解释:形容关系密切如一家人。

    成语出处:江耀辉《红军鞋》:“我们每个人的心里都十分难过,舍不得离开那里的亲如骨肉的人民群众。”

  • 强食

    ruò ròu qiáng shí

    成语解释:原指动物中弱者的肉是强者的食物。比喻弱者被强者欺压、吞并。

    成语出处:元・胡天游《闻李帅逐寇复州治》:“惜哉士卒多苦暴,弱肉强食鸱鸮同。”

  • 寝皮

    shí ròu qǐn pí

    成语解释:吃他们的肉;剥下他们的皮当褥子垫。形容对敌的深仇大恨。

    成语出处:春秋・左丘明《左传・襄公二十一年》:“然二子者,譬于禽兽,臣食其肉而寝处其皮矣。”

  • 浆酒藿

    jiāng jiǔ huò ròu

    成语解释:见“浆酒霍肉”。

    成语出处:《宋书・周朗传》:“涂金披绣,浆酒藿肉者,故不可称纪。”

  • 相亲

    gǔ ròu xiāng qīn

    成语解释:骨肉:骨和肉,比喻至亲;亲:亲爱。
    比喻父母、兄弟、子女之间相亲相爱的关系。

    成语出处:春秋・齐・管仲《管子・轻重》:“兄弟相戚,骨肉相亲。”

  • 眼凡胎

    ròu yǎn fán tāi

    成语解释:迷信的说法,指尘世平常的人。

    成语出处:明・吴承恩《西游记》第63回:“寡人肉眼凡胎,只知高徒有力量,拿住妖贼便了;岂知乃腾云驾雾之上仙也。”

  • 娇皮嫩

    jiāo pí nèn ròu

    成语解释:指肌肤细嫩。

    成语出处:清・吴敬梓《儒林外史》第43回:“可怜这朝奉是花月丛中长大的,近年有了几茎胡子,主人才差他出来押船,娇皮嫩肉,何曾见过这样官刑。”

  • 分离

    gǔ ròu fēn lí

    成语解释:骨肉:指父母兄弟等亲人。
    比喻亲人分散,不能团聚。

    成语出处:明・冯梦龙《警世通言》第30卷:“谁知死后缠绵,恩变成仇,害得我骨肉分离,死无葬身之地,我好苦也!我好恨也!”

  • 大鱼大

    dà yú dà ròu

    成语解释:指美好丰盛的饮食。形容菜肴丰盛。

    成语出处:明・冯梦龙《警世通言》第21卷:“大鱼大肉,热酒热饭,只顾搬将出来。”

  • 骨软

    gǔ ruǎn ròu sū

    成语解释:见“骨软筋酥”。

    成语出处:《醒世姻缘传》第六一回:“只消‘心月狐’放一个屁,那‘井木犴’俯伏在地,骨软肉酥。”

  • 之苦

    pí ròu zhī kǔ

    成语解释:泛指身体所遭受的痛苦。

    成语出处:路遥《平凡的世界》第五卷第20章:“河南人除过受了点皮肉之苦,屁也没损失——他带着预支的一个月高薪落荒而逃了。”

  • 上不了筵席

    gǒu ròu shàng bù le yán xí

    成语解释:比喻素质太差,不能扶持上去。

    成语出处:路遥《平凡的世界》第二卷第40章:“说她‘狗肉上不了筵席’,让丈夫一人来参加就行了。”

  • 生疮

    wān ròu shēng chuāng

    成语解释:犹剜肉成疮。

    成语出处:清・袁枚《随园诗话》第一卷:“大抵宋人好矜博雅,又好穿凿;故此种剜肉生疮之说,不一而足。”

  • 眼凡夫

    ròu yǎn fán fū

    成语解释:肉眼:佛经中说有,天、肉慧、法佛五眼,肉眼为肉身之眼,也泛指俗眼;凡夫:指凡人。
    指尘世平常的人。

    成语出处:元・范子安《竹叶舟》第一折:“这都是神仙骨,不似你肉眼凡夫。”

  • 行尸走

    xíng shī zǒu ròu

    成语解释:比喻不动脑筋;不起作用;糊里糊涂过日子的人。行尸:会走动的尸体。

    成语出处:晋・王嘉《拾遗记・后汉》:“夫人好学,虽死若存;不学者,虽存,谓之行尸走肉耳。”

© 2017-2025 古诗网 | 古诗大全 | 诗词名句 | 国学典籍

粤ICP备20220327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