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古诗网
  2. 成语词典
  3. 吞的成语

吞的成语(共91个)

  • 网漏

    wǎng lòu tūn zhōu

    成语解释:网:渔网,比喻法网;吞舟:吞舟的大鱼,比喻大奸。
    网里漏掉吞舟大鱼。比喻法律太宽,使重大的罪犯也能漏网。

    成语出处:西汉・司马迁《史记・酷吏列传序》:“网漏于吞舟之鱼,而吏治烝烝,不至于奸,黎民艾安。”

  • 慢慢

    màn màn tūn tūn

    成语解释:缓慢的样子,动作非常慢,指做事没有效率。

    成语出处:邓小平《在全军政治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不能慢慢吞吞,拖拖拉拉,议而不决,决而不行。”

  • 一蛇

    yī shé tūn xiàng

    成语解释:一条蛇想吞吃一条大象。比喻人心不足,贪得无厌。

    成语出处:战国・楚・屈原《天问》:“一蛇吞象,厥大何如?”

  • 牛斗

    qì tūn niú dǒu

    成语解释:牛:牵牛星。
    斗:北斗星。
    牛斗泛指星空。形容气魄很大。

    成语出处:明・胡文焕《群音类选〈蟠桃记・诞孙相庆〉》:“看兰孙,气吞牛斗,知不是等闲人。”

  • 打落牙齿和血

    dǎ luò yá chǐ huò xiě tūn

    成语解释:和:混合。
    比喻吃了亏不让别人知道或失败了还要充好汉。

    成语出处:郭沫若《洪波曲》第九章:“为了团结,为了大敌当前,顾全抗战,只好‘打落牙齿和血吞’。”

  • 舟漏网

    tūn zhōu lòu wǎng

    成语解释:见“吞舟是漏”。

    成语出处:清・王夫之《读通鉴论・秦始皇》:“宽斯严,简斯定,吞舟漏网,而不敢再触梁笱者何也?”

  • 舟是漏

    tūn zhōu shì lòu

    成语解释:本谓大鱼漏网,后常以喻罪大者逍遥法外。

    成语出处:《南史・陈庆之传》:“主上屈法申恩,吞舟是漏。”

  • 舟之鱼

    tūn zhōu zhī yú

    成语解释:能吞舟的大鱼。常以喻人事之大者。

    成语出处:战国・庄子《庄子・庚桑楚》:“吞舟之鱼,砀而失水。”《列子・杨朱》:“吞舟之鱼,不游枝流;鸿鹄高飞,不集污池。”《史记・酷吏列传序》:“网漏于吞舟之鱼,而吏治烝烝,不至于奸,黎民艾安。”

  • 虎咽狼

    hǔ yàn láng tūn

    成语解释:咽:吞。
    形容吃东西又猛又急的样子。

    成语出处:明・吴承恩《西游记》第62回:“你看八戒放开食嗓,真个是虎咽狼吞,将一笑果菜之类,吃得罄尽。”

  • 活剥生

    huó bāo shēng tūn

    成语解释:比喻机械地搬用或生硬地模仿。

    成语出处:语出唐・刘肃《大唐新语・谐谑》:“有枣强尉张怀庆好偷名士文章,乃为诗曰:‘生情镂月成歌扇,出意裁云作舞衣。照镜自怜回雪影,时来好取洛川归’。人谓之谚曰:‘活剥王昌龄,生吞郭正一。’”

  • 杜口

    dù kǒu tūn shēng

    成语解释:形容一句话也不说。

    成语出处:南朝・宋・范晔《后汉书・宦者传・黄节》:“群公卿士杜口吞声,莫敢有言。”

  • 虎踞鲸

    hǔ jù jīng tūn

    成语解释:比喻豪强割据和相互兼并。

    成语出处: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四十九回:“诸将皆来动问,尽皆愕然相顾曰:‘江北百万之众,虎踞鲸吞。不争都督如此,倘曹兵一至,如之奈何?’”

  • 鹘仑

    hú lún tūn zǎo

    成语解释:把枣子整个儿吞下,不细嚼辨味。常比喻在学习上食而不化,不加分析。

    成语出处:宋・朱熹《答许顺之书》:“今动不动便先说个本末精粗无二致,正是鹘仑吞枣。”

  • 浑抡

    hún lún tūn zǎo

    成语解释:见“浑沦吞枣”。

    成语出处:元・耶律楚材《心经宗说>后序》:“嗟见浑抡吞枣,只管诵诗。”

  • 浑沦

    hún lún tūn zǎo

    成语解释:整个地吞下枣子。比喻笼统地接受,不加分析,食而不化。

    成语出处:宋・朱熹《朱子语类》第124卷:“今学者有几个理会得章句,也只是浑沦吞枣。”

© 2017-2025 古诗网 | 古诗大全 | 诗词名句 | 国学典籍

粤ICP备20220327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