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古诗网
  2. 成语词典
  3. 紫的成语

紫的成语(共81个)

  • 兼朱重

    jiān zhū chóng zǐ

    成语解释:谓兼任很多显耀官职。朱,朱衣;紫,紫绶。

    成语出处:晋・葛洪《抱朴子・任命》:“服冕乘祒,兼朱重紫,则若固有之,常如布衣。”

  • 腰银

    yī zǐ yāo yín

    成语解释:身穿紫袍,腰佩金银鱼袋。大官装束,亦指做大官。

    成语出处:元・关汉卿《蝴蝶梦》第二折:“想当日,孟母教子,居必择邻;陶母教子,剪发待宾;陈母教子,衣紫腰银。”

  • 鼻青眼

    bí qīng yǎn zǐ

    成语解释:鼻子发青,眼圈发紫。形容脸部伤势严重。

    成语出处:张石山《甜苣儿》:“果然,没隔几天,场里打麦子的时候,四黑牛找个碴儿,劈头盖脑地把甜苣儿打个鼻青眼紫。”

  • 盖十红

    yī zǐ gài shí hóng

    成语解释:比喻上行下效。

    成语出处:清・翟颢《通俗编・识余》:《管子》齐桓好服紫,齐人尚之,五秦易一紫。今变之为,一紫盖十红。

  • 乱朱

    hóng zǐ luàn zhū

    成语解释:古以朱为正色,紫为杂色。红紫乱朱指杂色混乱正色。比喻邪道取代正道。

    成语出处:春秋・孔子《论语・阳货》:“子曰:恶紫之夺朱也。”《孟子注疏・赵岐・题辞》:“正涂壅底,仁义荒怠,佞伪驰骋,红紫乱朱。”

  • 金印

    jīn yìn zǐ shòu

    成语解释:黄金印章和系印的紫色绶带。古代相国、丞相、太尉、大司空、太傅、太师、太保、前后左右将军及六宫后妃所掌。后代指高官显爵。

    成语出处:东汉・班固《汉书・百官公卿表上》:“相国、丞相皆秦官,金印紫绶。”

  • 色蛙声

    zǐ sè wā shēng

    成语解释:紫色:不正之色;蛙:淫邪之声。
    比喻以假乱真。

    成语出处:汉・班固《汉书・王莽传赞》:紫色蛙声,余分闰位。

  • 怀金垂

    huái jīn chuí zǐ

    成语解释:旧指官尊位高,荣耀显贵。金:指金印。
    紫:指系印的紫色丝带。

    成语出处:《后汉书・冯衍传下》:“衍少事名贤,经历显位,怀金垂紫,揭使奉节。”

  • 重金兼

    chóng jīn jiān zǐ

    成语解释:谓一门中有数人佩金印紫绶,极言荣显。秦汉列侯以上皆金印紫绶。

    成语出处:《后汉书・宦者传・吕强》:“中常侍曹节、王甫、张让等,及侍中许相,并为列侯……又并及家人,重金兼紫,相继为蕃辅。”李贤注:“金印紫绶。重、兼,言累积也。”

  • 黄旗

    huáng qí zǐ gài

    成语解释:天空中出现状如黄旗紫盖的云气。旧为皇帝出世的征兆。

    成语出处:西晋・陈寿《三国志・吴志・孙皓传》:“三年正月晦。”裴松之注引《江表传》:“黄旗紫病见于东南,终有天下者,荆、杨之君乎?”

  • 金章

    jīn zhāng zǐ shòu

    成语解释:紫色印绶和金印,古丞相所用。后用以代指高官显爵。

    成语出处:《晋书・舆服志》:“贵人、夫人、贵嫔是为三夫人,皆金章紫绶。”

  • 被朱佩

    pī zhū pèi zǐ

    成语解释:穿红袍,挂紫绶。指身为大官。

    成语出处:《晋书・夏侯湛传》:“若乃群公百辟,卿士常伯,被朱佩紫,耀金带白,坐而论道者,又充路盈寝。”

  • 怀黄佩

    huái huáng pèi zǐ

    成语解释:指怀里揣着金印,腰间佩着紫绶。指身居高官显位。同“佩紫怀黄”。

    成语出处:唐・姚思廉《梁书・陈伯之传》:“,赞帷幄之谋;乘轺建节,奉疆埸之任。”

  • 珥金拖

    ěr jīn tuō zǐ

    成语解释:珥:插;拖:下垂。
    插金珰,拖紫袍。指官位显赫。

    成语出处:唐・姚思廉《梁书・明山宾传》:“明祭酒虽出抚大藩,拥旄推毂,珥金拖紫,而恒事屡空。”

  • 纡青佩

    yū qīng pèi zǐ

    成语解释:比喻显贵。同“纡青拖紫”。

    成语出处:唐・魏征《隋书・卢思道传》:“外呈厚貌,内蕴百心,繇是则纡青佩紫,牧州典郡。”

© 2017-2025 古诗网 | 古诗大全 | 诗词名句 | 国学典籍

粤ICP备20220327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