誓的成语(共40个)
信誓旦旦
成语解释:誓言说的诚恳可信。信誓:表示真诚的誓言;旦旦:明白确实的样子。
成语出处:《诗经・卫风・氓》:“总角之宴,言笑晏宴,信誓旦旦,不思其反。”
海誓山盟
成语解释:指着山、海发誓;订立盟约。表示要象高山大海一样永恒不变。多指男女相爱相许时的誓约。誓:誓言;盟:盟约。
也作“山盟海誓”。成语出处:宋・辛弃疾《南乡子・赠妓》词:“别泪没些些,海誓山盟总是赊。”
誓死不贰
成语解释:立誓至死不生二心。形容忠贞不渝或意志坚定专一。
成语出处:《宋书・邓琬传》:“宜速处分,为一战之资,当停据盆城,誓死不贰。”
旦旦信誓
成语解释:旦旦:诚实的样子;信誓:诚挚可信的誓言。
誓言说得极为诚恳可信。成语出处:《南齐书・王融传》:“将旦旦信誓,有时而爽,駉駉之牧,不能复嗣。”
誓天断发
成语解释:断发向天起誓。
成语出处:《新五代史・伶官传序》:“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哀也。”
誓不两立
成语解释:发誓不跟敌人并存。形容双方仇恨极深。
成语出处: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44回:“瑜曰:'吾与老贼誓不两立!'孔明曰:'事须三思,免致后悔。'”
山盟海誓
成语解释:形容盟誓像山、海一样永世不变。多表示对爱情的坚贞。
成语出处:宋・辛弃疾《南乡子・赠妓》词:“别泪没些些,海誓山盟总是赊。”
盟山誓海
成语解释:对着山海盟誓,指男女相爱坚贞不屈。
成语出处:元・王实甫《四块玉》:“他若是背义忘恩寻罪责,我将这盟山誓海说的明白。”
指天誓日
成语解释:指着苍天;对着太阳发誓。表示态度坚定或忠诚。
成语出处:唐・韩愈《柳子厚墓志铭》:“指天日涕泣,誓生死不相背负,其若可信。”
柏舟之誓
成语解释:誓:盟约,诺言。
指妇女丧夫后守节不嫁。成语出处:《诗经・鄘风・柏舟序》:“《柏舟》,共姜自誓也。卫世子共伯早死,其妻守义,父母欲夺而嫁之,誓而弗许,故作是诗以绝之。”
誓死不屈
成语解释:立誓宁死也不屈服。
成语出处:宋・朱熹《跋王枢密答司马忠洁公帖》:“司马忠洁公仗节虏廷,誓死不屈。”
誓同生死
成语解释:立誓同生共死。形容十分密切,不可拆散。
成语出处:明・冯梦龙《醒世恒言》第28卷:“儿与吴衙内誓同生死,各不更改。”
赌咒发誓
成语解释:庄严地说出表示决心的话或对某事提出保证。
成语出处:温靖邦《将星在狼烟中升起》:“陈书农他们赌咒发誓,声明自己决无二心。”
靴刀誓死
成语解释:指战死沙场的决心。
成语出处:《旧唐书・李光弼传》:“及是击贼,常纳短刀于靴中,有决死之志,城上面西拜舞,三军感动。”
对天发誓
成语解释:誓:誓言。
对着苍天发出誓言。成语出处:明・吴承恩《西游记》第30回:“他也不请我,他也不想我。他那日对天发誓,亲笔写了贬书,怎么又肯想我,又肯着你远来请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