誓的成语(共40个)
- 誓无二心- 成语解释:立誓决不变心。形容意志坚定专一。 - 成语出处:清・洪昇《长生殿・献饭》:“万岁爷休出此言,臣等情愿随驾,誓无二心。” 
- 誓不罢休- 成语解释:发誓不达目的决不甘休。 - 成语出处:叶赫那拉・图鸿《乾隆皇帝》第二章:“田文镜下了决心,不查个青红皂白誓不罢休。” 
- 誓无二志- 成语解释:二志:二心。 
 立誓决不变心。形容意志坚定专一。- 成语出处: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55回:“倘蒙矜厄之仁,退师三十里,寡君愿以国从,誓无二志。” 
- 誓死不从- 成语解释:从:服从。 
 发誓就是死也不服从。- 成语出处:清・名教中人《好逑传》第17回:“宜之子誓死不从,而衣裳远避也。” 
- 誓死不二- 成语解释:誓死:立下志愿,至死不变。 
 至死也不变心。形容意志坚定专一。- 成语出处:鲁迅《华盖集・夏三虫》:“被吃者也无须在被吃之前,先承认自己之理应被吃,心悦诚服,誓死不二。” 
- 誓死不渝- 成语解释:立誓至死不变。 - 成语出处:唐・柳宗元《为裴中丞上裴相乞讨黄贼状》:“阵力之志,誓死不渝。” 
- 指天为誓- 成语解释:见“指天誓日”。 - 成语出处:唐・韩愈《柳子厚墓志铭》:“指天日涕泣,誓生死不相背负,真若可信。” 
- 指天誓心- 成语解释:指着天,对心起誓。指意志坚定或对人忠诚。 - 成语出处:唐・张说《为郭振让官表》:“臣与一二贞士,指天誓心,枝梧群邪,捍城王室……艰危备尝,几不免祸。” 
- 赌誓发愿- 成语解释:犹言赌咒发誓。庄严地说出表示决心的话或对某事提出保证。 - 成语出处:《石点头・贪婪汉六院卖风流》:“江湖上客商,赌誓发愿便说:‘若有欺心,必定遭遇吾剥皮。’” 
- 誓以皦日- 成语解释:谓誓同生死,亲爱终生。语本《诗 王风 大车》:“谷则异室,死则同穴。 
 谓予不信,有如皦日。”。- 成语出处:《诗经・王风・大车》:“各则异室,死则同穴。谓予不信,有如皦日。” 
- 弘誓大愿- 成语解释:弘:大;誓:诺言。 
 很大的决心和愿望。- 成语出处:明・吴承恩《西游记》第12回:“我已发了弘誓大愿,不取真经,永堕沉沦地狱。” 
- 刑马作誓- 成语解释:刑:杀。 
 杀马饮血,立誓为信。比喻庄重的誓约。- 成语出处:西汉・刘向《战国策・齐策》:“且臣闻齐、卫先君,刑马压羊,盟曰:‘齐、卫后世无相攻伐,有相攻伐者,令其命如此。’” 
- 誓海盟山- 成语解释:同“山盟海誓”。 - 成语出处:明・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第六卷:“誓海盟山心已许,几番浅笑深颦。” 
- 誓山盟海- 成语解释:同“山盟海誓”。 - 成语出处:明・胡文焕《群音类选・》:“顿忘了誓山盟海,顿忘了音书不寄来。” 
- 歃血为誓- 成语解释:歃血:口含血。 
 古代会盟者在嘴旁涂牲畜的血,表示诚意立誓。- 成语出处:宋・张君房《云笈七签》第67卷:“受金液,经投金人八两于东流水中,歃血为誓,乃告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