旦旦信誓
更新:2025-10-30 12:18
《南齐书・王融传》:“将旦旦信誓,有时而爽,駉駉之牧,不能复嗣。”
作状语、定语;用于表决心。
她旦旦信誓地向我保证一定要还我的钱
犹“信誓旦旦”。见“信誓旦旦”条。
此处所列为“信誓旦旦”之典故说明,提供参考。《诗经》是最早的诗歌总集,采集周初至春秋中叶约五百年间的歌谣作品和宗庙乐章,非一时一地一人所作,扣除六篇有目无辞者,共三百零五篇,其内容分为风、雅、颂三大类,为中国文学总集之祖,也是当时北方文学的代表。其中“风”是当时各诸侯国的民间歌谣,本由诸侯采撷其国的民歌,贡献于天子,并由乐官统筹汇整。《诗经》中共分十五国风。“卫风”即为古卫国的歌谣,故址约在今河北省南部和河南省北部一带。〈氓〉一诗,则是弃妇自诉怨伤之诗。在诗中女性自诉:他们本是结发夫妻,新婚之时,谈笑何等欢乐,而厮守到老的誓言又是何等诚恳,如今丈夫居然不念旧情,狠心将自己抛弃。既然丈夫完全不念旧情,自己又有什么好说的呢?后来“信誓旦旦”被用来指誓言说得非常诚恳可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