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的成语(共107个)
- 人浮于食- 成语解释:浮:超过,多余。 
 食:指俸禄。
 原指人的才能超过所得的俸禄。后比喻人员太多超过了工作的需要。亦作“人浮于事”。- 成语出处:西汉・戴圣《礼记・坊记》:“故君子与其使食浮于人也,宁使人浮于食。” 
- 浮生若寄- 成语解释:浮生:指人生变化不定。 
 人生短暂虚浮无定,如同寄居世间。- 成语出处:唐・杨炯《原州百泉县令李君神道碑》:“浮生若寄,大渐弥留。遗诲子孙,庶几薄葬。” 
- 浮生一梦- 成语解释:浮生:世事无定,人生短暂。 
 指人生就像短暂的梦幻。- 成语出处:唐・李咸用《早秋游山寺》:“至理无言了,浮生一梦劳。清风朝复暮,四海自波涛。” 
- 浮一大白- 成语解释:浮:违反酒令被罚饮酒;白:罚酒用的酒杯。 
 原指罚饮一大杯酒。后指满饮一大杯酒。- 成语出处:汉・刘向《说苑・善说》:“魏文侯与大夫饮酒,使公乘不仁为觞政,曰:‘饮不釂者,浮以大白。’” 
- 浮以大白- 成语解释:浮:违反酒令被罚饮酒;白:罚酒用的酒杯。 
 原指罚饮一大杯酒。后指满饮一大杯酒。- 成语出处:汉・刘向《说苑・善说》:“魏文侯与大夫饮酒,使公乘不仁为觞政,曰:‘饮不釂者,浮以大白。’” 
- 浮一大瓟- 成语解释:浮:违反酒令被罚饮酒;瓟:同“匏”,匏瓜。 
 原指罚饮一大杯酒。后指满饮一大杯酒。- 成语出处:清・朱彝尊《黄征君寿序》:“目击其先公之大节,具书于国史,先生之心,足以自慰,于介寿日,宜浮一大瓟者也。” 
- 浮泛江海- 成语解释:浮泛:乘舟漫游。 
 乘船在江河湖海中漫游。- 成语出处:《晋书・谢安传论》:“啸咏山林,浮泛江海。” 
- 浮沉草野- 成语解释:浪迹山野乡间,四处漂泊。 
- 漂浮不定- 成语解释:漂浮:停留在流体表面或悬浮在流体中。 
 指人飘泊不定。- 成语出处:刘白羽《第二个太阳》第13章:“像云影一样这里、那里,一明、一暗,漂浮不定。” 
- 与世浮沉- 成语解释:见“与世沉浮”。 - 成语出处:宋・司马光《右班殿直傅君墓志铭》:“然不能与世浮沉。平视贵要,若无人,故所至龃龉。” 
- 随俗浮沉- 成语解释:自己没有一定的想法,随着潮流走。 - 成语出处:汉・司马迁《报任少卿书》:“故且从俗浮沉,与时俯仰,以通其狂惑。” 
- 浮石沉木- 成语解释:见“浮石沉木”。 - 成语出处:汉・陆贾《新语・辨惑》:“夫众口之毁誉,浮石沉木,群邪所抑,以直为曲。” 
- 浮萍浪梗- 成语解释:浮萍:浮在水上的萍草;浪梗:浪里的草木茎。 
 比喻漂泊无定的人。- 成语出处:元・乔吉《扬州梦》楔子:“博着个甚功名,教俺做浮萍浪梗,因此上意懒出豫章城。” 
- 浮云惊龙- 成语解释:浮云:飘浮的云彩,这里指姿态飘逸。 
 形容笔势轻快敏捷而有力。- 成语出处:《晋书・王羲之传》:尤善隶书,为古今之冠,论者称其笔势,以为飘若浮云,矫若惊龙。 
- 游辞浮说- 成语解释:游:虚浮不实。 
 虚浮不实的议论。- 成语出处:《晋书・范汪传》:“王何蔑弃典文,不遵礼度,游辞浮说,波荡后生,饰华言以翳实,骋繁文以惑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