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古诗网
  2. 成语词典
  3. 浮的成语

浮的成语(共107个)

  • 心粗气

    xīn cū qì fú

    成语解释:形容人不细心,不沉着。

    成语出处: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30回:“毕竟当武官的心粗气浮,也不管跟前有人没有。”

  • 于事

    rén fú yú shì

    成语解释:指工作中人员过多或人多事少。

    成语出处:西汉・戴圣《礼记・坊记》:“故君子与其使食浮于人也,宁使人浮于食。”

  • 瓜沉李

    fú guā chén lǐ

    成语解释:吃在冷水里浸过的瓜果。形容暑天消夏的生活。

    成语出处:三国・魏 曹丕《与朝歌令吴质书》:“浮甘瓜于清泉,沉朱李于寒冰。”

  • 云富贵

    fú yún fù guì

    成语解释:浮云:飘浮的云彩。
    把富贵看成飘浮的云彩。比喻把金钱、地位看得很轻。

    成语出处:春秋・孔子《论语・述而》:“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 云翳日

    fú yún yì rì

    成语解释:浮云:漂浮在空中的云;翳:遮蔽。
    浮云遮住太阳。比喻奸佞之徒蒙蔽君主的光明,但时间不会太长。

    成语出处:汉・孔融诗:“谗邪害公正,浮云翳白日。”

  • 翠流丹

    fú cuì liú dān

    成语解释:翠:青绿色。
    丹:朱红色。
    青绿、朱红的颜色在流动和浮现。形容色彩鲜明艳丽。

    成语出处:宋・陆游《安隐寺修钟楼疏》:“浮翠流丹,倘复还于巨丽;撞昏击晓,实大警于沉冥。”

  • 花浪蕊

    fú huā làng ruǐ

    成语解释:指寻常的花草。比喻轻浮的人。

    成语出处:唐・韩愈《杏花》诗:“浮花浪蕊镇长有,才开还落瘴雾中。”

  • 名薄利

    fú míng bó lì

    成语解释:浮名:虚浮的名声;薄利:微薄的利益。
    形容名利微不足道。

    成语出处:宋・赵师侠《扑蝴蝶》:“一杯洗涤无余,万事消磨去远,浮名薄利休羡。”

  • 名虚利

    fú míng xū lì

    成语解释:浮名:虚有的名声。
    虚利:空有的利益。
    形容名利是空虚的东西。

    成语出处: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87回:“若肯要灰心学道,可致神仙,何苦要碌碌尘埃,甘为浮名虚利所驱逐也。”

  • 载沉载

    zài chén zài fú

    成语解释:在水中上下沉浮。

    成语出处:《诗经・小雅・菁菁者莪》:“泛泛杨舟,载沉载浮,既见君子,我心则休。”

  • 泛萍

    fàn píng fú gěng

    成语解释:浮动在水面的萍草和树根。比喻踪迹漂泊不定。

    成语出处:唐・徐夤《别》诗:“酒尽欲终问后期,泛萍浮梗不胜悲。”

  • 掠影

    lüè yǐng fú guāng

    成语解释:指浮光掠影,浮于表面不深入。

    成语出处:《新华日报》1943.8.28:“一个正视现实的人,不会只是去强调这掠影浮光,但亦决不故意去抹煞它。”

  • 粗心

    cū xīn fú qì

    成语解释:浮:浮躁。
    形容人不细心,不沉着。

    成语出处:宋・陆九渊《祭吕伯恭文》:“比年以来,日觉少异,更尝差多观省,加细追维,曩昔粗心浮气,徒致参辰,岂足酬义。”

  • 语虚辞

    fú yǔ xū cí

    成语解释:指大话、空话。

    成语出处:《东观汉记・隗嚣传》:“吾年已三十余,在兵中十岁,所更非一,厌浮语虚辞耳。”

  • 气盛

    xīn fú qì shèng

    成语解释:形容人性情浮躁,态度傲慢。

    成语出处:孙犁《秀露集・文学和生活的路》:“好在还没惹出什么大祸,我后来就不敢再这样心浮气盛了。”

© 2017-2025 古诗网 | 古诗大全 | 诗词名句 | 国学典籍

粤ICP备20220327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