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古诗网
  2. 成语词典
  3. 衣的成语

衣的成语(共362个)

  • 衫褴褛

    yī shān lán lǚ

    成语解释:衣服破破烂烂(褴褛:破烂)。

    成语出处:春秋・左丘明《左传・宣公十二年》:“训之以若敖,蚡冒,筚路蓝缕以启山林。”杜预注:“蓝缕:敝衣。”

  • 食不周

    yī shí bù zhōu

    成语解释:周:齐备。
    形容衣食缺乏,生活困窘。

    成语出处:明・冯梦龙《古今小说》卷二十七:“我今衣食不周,无力婚娶,何不俯就他家,一举两得?”

  • 冠扫地

    yī guān sǎo dì

    成语解释:扫地:比喻破坏无余。
    指人不重名节,丧尽廉耻。

    成语出处:宋・文天祥《留远亭》诗序:“诸酋又族妇抱刘以为戏。衣冠扫地,殊不可忍!”

  • 衫蓝缕

    yī shān lán lǚ

    成语解释:衣服破烂。

    成语出处:春秋・左丘明《左传・宣公十二年》:“训之以若敖、蚡冒,筚路蓝缕以启山林。”

  • 佛是金装,人是

    fó shì jīn zhuāng , rén shì yī zhuāng

    成语解释:意为佛像的光彩要靠涂金,人样的俊俏要靠衣饰。比喻人内里不足,要靠外表。

    成语出处:明・冯梦龙《醒世恒言》第一卷:“常言道:佛是金装,人是衣装。”

  • 只重衫不重人

    zhǐ zhòng yī shān bù zhòng rén

    成语解释:指人势力,看人只重衣着。

    成语出处:宋・释普济《五灯会元・黄龙心禅师法嗣》:“五陵公子争夸富,百衲老僧不厌贫,近来世俗多颠倒,只重衣衫不重人。”

  • 好女不穿嫁时

    hǎo nǚ bù chuān jià shí yī

    成语解释:比喻自食其力,不依靠父母或祖上遗产生活。

    成语出处:旧谚:“好男不吃分家饭,好女不穿嫁时衣。”

  • 七次量一次裁

    qī cì liáng yī yī cì cái

    成语解释:比喻事先的调查研究工作做得十分充足。

  • 来伸手,饭来张口

    yī lái shēn shǒu , fàn lái zhāng kǒu

    成语解释:形容懒惰成性,坐享别人劳动成果的人。

    成语出处: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31回:“安公子是自幼娇养,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人。”

  • 佛是金妆,人是

    fó shì jīn zhuāng , rén shì yī zhuāng

    成语解释:指佛靠金子装点,人靠衣饰打扮。比喻人内里不足,要靠外表。

    成语出处:清・沈自晋《望湖亭・自嗟》:“虽然如此,佛是金妆,人是衣妆,打扮也是极要紧的。”

  • ,惜食有食

    xī yī yǒu yī , xī shí yǒu shí

    成语解释:惜:爱惜。
    爱惜衣服,才有衣服穿;爱惜粮食,才有粮食吃。指珍稀财物不浪费。

    成语出处:明・冯梦龙《警世通言》第三卷:“怎么说福不可享尽?常言道:‘惜衣有衣,惜食有食。’”

  • 不如新,人不如故

    yī bù rú xīn , rén bù rú gù

    成语解释:衣服以新为好,身边相伴的人以原来的为好。

    成语出处:《晏子春秋・内篇杂上》:“衣莫若新,人莫若故。”

  • 不耕而食,不织而

    bù gēng ér shí , bù zhī ér yī

    成语解释:耕:翻松田土以备播种。
    不种田却有饭吃,不织布却能穿丝绸。形容不劳而获。

    成语出处:明・冯梦龙《醒世恒言》第39卷:“又想起做和尚的不耕而食,不织而衣,住下高堂清舍,烧香吃茶。”

  • 不耕而食,不蚕而

    bù gēng ér shí , bù cán ér yī

    成语解释:耕:翻松田土以备播种;蚕:养蚕。
    不种田却有饭吃,不养蚕却能穿丝绸。形容不劳而获。

    成语出处:汉・桓宽《盐铁论・相刺》:“而无益于理,往来浮游,不耕而食,不蚕而衣。”

  • 而出,并日而食

    yì yī ér chū , bìng rì ér shí

    成语解释:易:换;并日:两天并作一天。
    一件衣服谁外出就换上,两天吃一天的饭。形容非常贫穷。

    成语出处:西汉・戴圣《礼记・儒行》:“筚门圭窬,蓬户瓮牖,易衣而出,并日而食。”

© 2017-2025 古诗网 | 古诗大全 | 诗词名句 | 国学典籍

粤ICP备2022032739号-1